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激活“第一资源”先要打破藩篱
2016-03-23 05:27:00
 

  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王才忠

  昨日,媒体刊发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对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这一条意见,不少人纷纷点赞。

  评职称不必考英语和计算机,不是说外语和计算机应用不重要,只是在它作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时,不仅实用性不强,更成了不少人才的“拦路虎”。很多人业务能力出众,工作出色,但外语或计算机应用却是短板,面对这两道坎,或白白耗费众多精力,或弄虚作假蒙混过关,或干脆不考放弃晋升。

  这不过是僵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的一个小侧面。在人才培养、发现、使用一长串链条上,人不能尽为才、才不能尽其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目标是什么?《意见》说得很清楚: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称职的管理者是人才,科学家是人才,企业家是人才,一个出色的电焊工、一个优秀的理发师也是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通俗一点讲,人才就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本事的人。

  人才当然需要评价,需要引导,但关键在于打破“一刀切”的僵化评价标准,改革不切实际、跟不上时代要求的

  评价体系。人才问题头绪

  虽多,重点不外是解决好

  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让人

  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二

  是让每一个人才各得其

  所,各显其能。

  所谓百年树人,是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在谈到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时,《意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持方式、完善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等。只有在一种宽松、自由、富于创造的土壤中,创新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从小只知道死记硬背、精于算计的人,一个长大后总是瞻前顾后、得过且过的人,是注定成不了创新创业人才的。

  人才培养不易,把人才选拔使用好同样不易。如何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意见》指出,要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如何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要破除人才流动机制,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如何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要加强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等。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并使用好,关键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正道直行者得到重用,让溜须拍马者没有市场;让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人得到应有回报,让不学无术、奸猾懒堕者无法再混日子。如此,人才方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