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在传承中新生
2016-03-23 05:09:01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相传在浙江绍兴一带,伴随女儿下地的第一声啼哭,便会有三亩田的糯谷酿成三坛子“女儿红”深埋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时用作贺礼。时光奉上的这份陈酿,在产业领域所耗费的时间更加绵长,数千年的传承,酿出的正是浙江引以为傲的经典产业。

  推杯换盏间,产业的面貌也渐渐改变,有艰难的一面,亦有坚守的另一面。新的时代,这些产业“陈酿”的味道如何,还能不能更好?这是时间留给现在和未来的问题。历史、经典,这两个定语,诠释着产业的过去,而这些产业的未来,则需要用传承和创新合力去书写。

  数千年时光铸就历史经典产业

  在传承中新生

  本报记者 祝 梅

  太湖之滨,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钱山漾文化遗址镌刻了人类丝绸文明史的新刻度。在这片遗址挖掘中发现的绸片、丝带、丝线等物,意味着中华民族至少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养蚕织丝技术。

  这样可以逆流追溯的情境,在浙江的历史经典产业中并不鲜见:茶叶,有史料可稽考始于汉代,据唐朝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彼时浙江已有10州55县产茶;黄酒,在《吕氏春秋》和《左氏春秋》中均可考;中药材中的“浙八味”,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屡被提及,现在仍是浙江最引以为傲的中药配方……

  几千年来,这些历史经典产业一如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却也免不了被时光削弱了存在感。式微背后,有着大环境的变迁,也有着对更高的经济效益的追求。但是,历史经典产业就该像老照片一样,永远留存在过去吗?浙江的回答清晰有力:在聚焦七大万亿产业的同时,这些带有浓重“浙江”印记、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产业,也要通过传承创新得以“兼顾”。

  传承,是历史和文明印记的延续,却不是一味地守旧。加载了创新基因,浙江历史经典产业走的是一条去糟粕、取精华、谋创新的路径,新内涵、新元素,为这些产业注入了流传的新活力,也寄望于它们再度熠熠生辉。

  [突围] 必经的阵痛

  在湖州吴兴区和南浔区的丝绸之路集团新型杂交桑的样板桑园里,桑苗已冒出片片嫩芽,试图唤起丝绸这个拥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经典产业——这是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去年11月的新动作:成立农业科技公司,第一次在家门口建设产业化规模化的优质原料基地。

  几乎同一时间节点,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就推进我省丝绸产业传承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这是30年以来我省第一次发布针对丝绸产业的指导意见,把丝绸作为经典产业转型升级的首导产业,对浙江丝绸人是一个莫大鼓舞。《意见》指出的产业短板,也是我们企业正着力破解的环节,这让我们信心倍增。”在丝绸之路董事长凌兰芳看来,丝绸产业已经“蛰伏”得够久了。

  蛰伏,似乎是历史经典产业所面临的共同处境。以中药材产业为例,过去,贝母、元胡等八种道地中药材产自浙江,因出色的品质被称为“浙八味”,不少药材如今在其他省份也迅速发展;浙江原本也是最大的产茧省份,近些年产量衰退加速,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的情景已不多见,优质茧更是凤毛麟角……

  “浙江近几年的蚕茧产量比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了近75%,这其中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另一方面则是相比其他作物,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湖州市农业局研究员、首席蚕桑专家楼黎静说,如果从整个丝绸产业链上来看,浙江丝绸在后加工、后整理等环节仍然具备较强优势,但前道生产环节的短板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凌兰芳用“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类比丝绸产业目前的境遇。“30年前,我们靠低成本打败日本丝绸,跃上了世界丝绸第一大国的地位,但这之后,养蚕产业化、机械化和缫丝自动化、智能化这些方面几乎没有创新突破。拉大了丝绸和其他纤维的性价比距离,到现在,丝绸的国际高端品牌、高附加值、高端定价权还没到我们手中,而我们却失去了以往的低成本优势。”在他看来,丝绸产业目前的处境其实非常典型,既有传统制造业在新常态形势下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有传统产业突围前夜的那份焦虑。

  突围,是历史经典产业在重振过程中必经的阵痛。除了丝绸之路集团,浙江巴贝集团有限公司也启动了全龄育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科研项目,探索原料端的产业化提升。“突围养蚕产业化,我们两家的方式方法虽然不同,虽然都在艰难探索,而且可能遭受挫折,但我们最终会殊途同归,获得成功。”凌兰芳说,丝绸行业的倒逼机制和痛苦共识已经形成,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迎来了创新的机遇。

  [匠心] 不变的内核

  近十年来,丝绸在纤维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已由原先的1.8/1000降到1/1000。同时,丝绸纤维的价格却攀升为其他纤维均价的10倍。“这就意味着丝绸在纤维竞争中失去了一大截优势,消费者和服装厂与丝绸渐行渐远。”凌兰芳说,当今流行快时尚,优衣库、H&M这些品牌中,丝绸能分得的羹很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料端的高成本。所以省政府在指导意见中提出“原料基地化、技术高新化”,就是要降成本、补短板,指明了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同样的困惑也存在于黄酒产业。“立冬开酿,春分封坛。”黄酒的传统酿制工艺不仅讲究原料选材,而且对酿造的时节甚至温度、湿度都有要求。但是据绍兴的酿酒师傅说,如果完全要按照古法来酿制,就只能是作坊式的,不太可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当以怎样的面貌登场?化解这份转型焦虑的,既不是一味地坚持,也不会是一味地颠覆,而是要抓住经过时间检验、沉淀为经典的产业内核,历史经典产业的重振,必须要探索适合当下的出路。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药材也是如此。”省农业厅首席中药材专家何伯伟说,一直以来,“浙八味”等浙江中药材之所以在全国叫得响、卖得俏,与其突出的品质密不可分。“所以说,要振兴浙江的中药材产业,务必要传承好种植环节,保证地产的道地药材质量。”

  这些山水禀赋资源优势,也是浙江重振历史经典产业的根基。“浙江的种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在楼黎静看来,土地制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益,谁来种桑、谁来养蚕,才是最大的问题。“通过品种改良,新品种桑树的桑叶产量能达到2500到3000公斤,接近原先的老品种桑树的两倍,关键还是农民的积极性怎么提高。”她建议,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历史经典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发展“订单农业”、对较大面积的生产基地进行政策补贴等,质量的规范,则需要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

  传承,是技艺和工匠精神的世代相传,但其中的工具、手段,或多或少都在历经变革。对丝绸产业而言,产业中的低效人工成本占到85%以上,要从源头振兴丝绸产业,丝绸之路首先做的就是“降成本”。企业同省农科院专家一起改良桑树品种,新型的桑树枝条嫩细,可以直接通过机械化收割、切碎,搭配蚕叶分离的立体喂养方式,省却大量人工。凌兰芳告诉记者,据测算,这样的“机器换人”让每吨干茧的成本下降至少30%。

  产业传承离不开后继人才。《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丝绸产业人才培养”的内容,也让众多丝绸产业为之一振。“丝绸产业的前道工序,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我们丝绸之路集团全部拥有,并且都在行业的高点。正因为忧虑丝绸的后继人才,我们正积极争取政、学、研机构的支持,吸引行业传人,培育一代工匠,把行业培训开展起来。”凌兰芳说,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浙江,浙江丝绸看人才。

  [绽放] 更大的价值

  绍兴黄酒登上白宫国宴,嘉兴丝绸被瑞典女王穿上了身……蓦然回首,历史经典产业的再度亮相,散发着岁月累积的沉香。

  在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规划了1007亩的湖州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当地政府从农户手中将鱼塘流转过来,将坍塌的塘基重新修复成形、完善鱼塘的形状和面积,在鱼塘之间铺就一条小路。改造后的桑基鱼塘将改种果桑,并设置循环链展示区、处理技术展示区,还将有荷花观赏、菱角桑葚采摘、养鱼人家、养蚕人家、捕鱼抓虾体验等特色区域,加上其余的600亩原生态桑基鱼塘,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交相呼应,既是一张新旅游名片,也是历史经典产业所能构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文化体验的内容,也包含在湖州丝绸小镇的规划里。楼黎静是最早一批提出要把丝绸小镇建在湖州的专家。她认为,丝绸特色小镇不仅可以帮助丝绸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在经济上转型升级,同时更具有保护中国历史悠久桑蚕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历史经典产业的脉搏,加载时尚、旅游、影视等元素,奔跑中的特色小镇,让这些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比如开化根缘小镇,依托根宫佛国5A级景区,以根雕文化产业为核心,争取实现根雕产业与休闲旅游、国学文化、传统技艺、电子商务、根雕金融的融合发展,为根雕这一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元素……

  新的活力也不断注入到历史经典产业中。在磐安新渥镇,村民曹观兴在几十年前从省外引种天麻,之后又将种植的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几十年来,天麻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品质也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曹观兴自己也大量种植、收购天麻,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天麻大王”。

  在湖州,丝绸之路集团正在打造一个产业服务中心,提供丝绸的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的各种服务。“湖州年产坯绸和消耗生丝的量都占到全国的约四分之一,有优势成为干茧、生丝、坯绸等基础性原料现货交易的集散地。丝绸产业‘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很重,我们要在人才、资金、技术这三大稀缺资源上完成行业自我服务、自我造血功能,目前是个好机遇。”凌兰芳说。

  “丝绸产业能不能振兴?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漫漫长夜会不会迎来黎明一样,答案是肯定的。”凌兰芳说,历史经典产业的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熬过这一次漫长的蛰伏,将迎来又一次的辉煌绽放。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