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首付高低 如何平衡
2016-03-23 01:48:00
 

  上月,楼市调控政策再次触及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这是央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下调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其中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贷款,由调整前的30%下调至20%,为改善居住条件二次申请商业性个人贷款,由两次调整前的60%下调至30%,据了解目前省内四大国有银行均已执行新的房贷首付。然而,近期在采访中记者却发现,虽然购房首付款比例大幅下调,但是首付款付多少合适,却成为令准购房家庭难以平衡的问题。

  首付付几成 置业家庭难抉择

  市民季女士一直希望通过改善性置业换一套居住环境更佳的花园洋房,因此对本地楼市一直较为关注,不过对于双工薪阶层家庭的季女士而言,购房首付款的积攒仍需一个过程。近期,季女士获悉改善型购房首付款比例下调至30%后,便跃跃欲试地加快了看房频率。

  不过比较下来的结果依然令季女士犹豫难决:以总价在75万元左右的改善型房源为例,暂不考虑利率变化因素,按揭时间为15年,此前二套房首付比例在六成时,月均还款额为2400元左右,总支付利息款为12.5万元左右,如今首付比例下调至三成后,月均还款额达到5900元左右,累计支付利息将达到31万元。虽然首付比例下调,但是月供压力增加太多,而且多支付的利息也是不菲数目,深思熟虑之后,季女士还是决定等首付资金更充裕时再换房。

  不仅是改善型置业群体面临首付难平衡的问题。不少原来打算通过首付降低,一步到位置业的刚需购房者,利率下调前后,总价40万元的房源和60万元的房源所支付的首付款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是还款期限不变的前提下,后期每月月供至少将增加千元左右,面对较大的月供压力很多人也只能选择打“退堂鼓”。

  首付调查:首付几成和职业有关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贵阳楼市的置业者们在选择首付款比例时,几类想法极具代表性。

  一类是经济条件有限的购房家庭,买房就根据银行规定的首付最低比例支付首付款,计划今后经济条件改善后,再通过提前还贷等方式减少利息支出。不过也有一些按最低首付比较支付首付款的购房者认为,经过2014年以来的多次贷款利率下调,目前贷款利率已至低点,降低首付款则可以实现家庭资金的更灵活支配。而一些倾向于尽可能多支付首付款的置业者则认为,前期多付点,后期还款压力自然降低,而且减少的利息也是一笔可观数目。

  中铁国际城的一位置业顾问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购房群体中,一些从事经商或金融行业的客户,反而倾向于选择低首付购房,这类客户往往希望手头能够有更充裕的流动资金。而一些工薪阶层购房者则会综合权衡,比如后期的月供能力、预留装修款等。

  采访中有行业人士表示,近期首付比例再次下调后,确实出现了部分购房者在首付和月供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虽然需要支付的首付款少了,看似购房“门槛”降低,但是长远来看,房款总额不变,如果贷款期限也不变的话,以后房贷月供负担就会加剧。对于一些收入较低或收入不稳定人群,盲目入市更会加大后期还贷风险。

  房贷如何还 听听专家怎么说

  据了解,目前对于固定资产支出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问题,行业专家普遍认可的是“4321理财分配法则”,即在资产配置上采取40%固定资产、30%金融资产、20%储蓄资产、10%保险的一般化规则。通常而言,将家庭收入的40%用于房贷还款被视为较为合理的标准。

  另外,对于一些家庭普遍关心的提前还贷问题,建行贵州省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文雯表示,是否提前还款,首先需要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即当前拥有的货币比未来收到的同样金额货币具有更大价值,浅显表示即未来货币将贬值。将这一观点运用到房贷中则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还贷资金的价值在逐渐降低,尽管会产生相应利息,但贷款时间越长,货币的贬值会越大,因此仅从投资角度考虑,提前还贷并非最划算的选择。

  本报记者 赵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