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郑学炳委员:像重视义务教育一样重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
2016-03-05 00:19:00
 

全国政协委员郑学炳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5日电(人民政协网记者 孙金诚)“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全国政协广泛凝心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对此,我有深切感受。”在3月4日举行的小组讨论会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郑学炳说,2015年,政协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对惠及同胞的实事做得非常成功。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是郑学炳一直都很关心的问题。2015年,他先后10次进入四川藏区、彝区调研。

  “去年在彝区开始实行的‘一村一幼’计划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民族地区15年义务教育计划有着深远的影响。”郑学炳说,在调研时,他发现3-6岁的农村儿童基本上不懂汉语,更不会说汉语。“实施‘一村一幼’教育,从小开始培养儿童学汉语,对民族地区实行15年义务教育是非常好的基础和起点。我认为,这是一件需要坚持并进一步加强的事情。”

  郑学炳表示,调研期间,他也发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覆盖面不够广泛是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受各种情况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未能覆盖当地所有儿童,以四川藏区为例,四川藏区的32个县,约有16万左右3-6岁的儿童,但只有7万左右的儿童能够入园就读,而且这些儿童当中大部分是在县城居住的,来自乡镇农村的儿童基本上很少。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因人施教,教学特色不明显。郑学炳表示,民族地区的很多幼儿园从入学就开始教算术。“我认为,在学前教育期间不要追求学算术、学其他,就应当用双语教学,让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能够听懂汉语,用汉语交流,这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幼师队伍建设是目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一大短板。”郑学炳表示,四川藏区的32个县只有4000多名幼教老师,其中还包括一些没有拿到文凭的教师。“地区发展的长远之计在教育,我们应该像重视义务教育一样重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特别是师资力量的配备,一定要纳入整个教育规划中,把师资力量配备好,把幼儿园的选址工作、建园工作做好,才能使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真正有效果。”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