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文艺界委员谈青少年“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016-03-04 21:53:00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4日电(人民政协网记者 赵莹莹) 现如今,青少年一代在传统文化与道德上的缺失,是否会让“仁、义、礼、智、信”的中国特色愈发淡薄?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团团长杨赤挂心的除了艺术发展,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团团长杨赤。图片来源于网络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一次小组讨论。接过话筒的杨赤委员,又一次抛出反复说了3年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有别于以往的是,他今年话锋直指青少年“养成教育”,口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就是“规矩”。

  “记得曾经有种说法,叫‘五讲四美三热爱’。但这些只留在老师的说教里,现在让我回忆这几条是什么,一条也说不上来。倒是小时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灌输的老规矩,已经内化成习惯。”当说到现在的孩子,杨赤委员一脸的无奈,“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这些‘小皇帝’们的成长环境是‘你想吃什么?你要什么?你想玩什么?你想干什么?’,父母在无形中给孩子营造了一个以自我为核心的成长环境。我就一直纳闷,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插一句啊……”估计是从杨赤委员的话中听出了相似的“思想火花”,坐在旁边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紧跟着打开了话匣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的皇帝啊,都是很讲规矩的。早晨5点钟起床,不能吃饭,要先背四书五经一个小时,然后给皇太后请安。请安回来后,换身衣服,到乾清门御门听政。每天只吃两顿饭,每顿只吃七成饱。第一顿饭吃完要做功课,骑马、射箭,学满语、汉语、英语。4点半可以玩一会儿,晚饭后很早就睡觉了。”单霁翔委员感慨道:“为什么乾隆皇帝能写出48000首诗?那都是讲规矩,从小学出来的。”

  “老规矩能告诉我们如何自尊和尊重他人,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人的礼仪和道德标准。当孩子们了解何为礼义、何为忠信,他们会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将会是令年轻一代受益终身的道德养分。”杨赤委员说,中国有句古训“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道出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加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杨赤委员看来,不少“90后”有理想没勇气,有抱负却少担当,这与其小时候的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在做剧团工作时,对青年演员的管理令他手足无措。“批评重了他说你打击他情绪,接受不了。提醒提醒他吧,人家不接受,完全不当回事儿。现代青年在传统道德文化上的严重缺失,已经阻碍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讲规矩,要从娃娃开始抓。20年、30年,可能就雾去霾消了。但一个人的规矩教育,绝对等不了那么久!很难相信,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一代,能够承担起中国未来经济的再次跨越。”杨赤委员强调说,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中国梦的实现,对青少年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和弘扬,可谓当务之急。国家也是一个大家庭,既要解决眼前的事情,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杨委员提到的这个事情,我觉得真是太重要啦!”对此颇为认同的单霁翔委员还有些意犹未尽。“现在的孩子确实应该板一板规矩。所谓家教,都是从小严格要求出来的。故宫博物院也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实事。今年的5月18号,故宫博物院的太和门广场西侧将建成一个教育中心,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及道德规范。在这里,给京剧界的委员们发个邀请,希望能够利用京剧这样的载体推广普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