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
参考译文:二十几岁正当年
我最喜爱的名人名言是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科普的一句话,“平淡的人生不值得审视。”太多的青年有理由相信,二十几岁是思考未来、勾画人生的时候;三十几岁才是真正人生的开始。但是,三十几岁时拥有生活和开始生活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动力和在爱情上有追求,可以尝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恋爱谈砸了,那就换个不同类型的约会对象,同时试着改变自己的言谈举止。毫无疑问,二十几岁是尝试和体验的年龄,但不应该仅限于探讨哲学、休闲度假和满足物欲等方面。二十几岁是创业和恋爱的最佳时机。这样说来,每前进一步都可能比上一步更有目标,更有见识。
有些英文句子看起来简单,好像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当你试图用中文表达出来时,却发现问题重重。译文似乎总是有些地方不大对劲,但又说不出原因,找不到更恰当的表达方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而言,主要是两个情况。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周到;另一方面,我们的中文功底还欠火候,不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本次译文中的” …have been led to believe… ”,网友的译文有:“都被告诫”、“人们使他们相信”、“被引导去相信”、“被告知”、“被误导”、“误认为”、“不自觉地相信”、“被引导相信”、“许多关于二十岁如何如何的文章使得人们以为”、“被动接受了”、“20多岁的诸多事情使人相信”等等。这是一个被动语态,但是作者并未说明该动作的主体是什么。因此,我们不能主观地或贸然地断定该主体是“某人”、“某篇文章”、“某件事情”等。因为作者没有明说,我们在翻译中也无法明示,也不能明示。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考虑,笔者把它译为“有理由相信”,这一理由可能是源自某人或某件事或他的经历、教育等。
直译并不等于忠实。置于特定的文本之后,有些英文单词或短语不宜直译,需要进行一定的变通处理。本次的翻译中就有几例这样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单词的直译,比如本文中的curious和disaster。 Curious的本义是“好奇的,富于好奇心的”。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翻译没有错,而且非常忠实,但听起来觉得怪怪的,因为意思虽然正确,但我们平时并不这样说。大部分网友都采用了“感兴趣的”这一译法,笔者深表赞同。“disaster”的字面意思是“灾难”,但中文中很少说某个人是“灾难”,我们可以说“某个人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或者“造成了灾难般的后果”等等。所以,根据上下文来看,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上次的恋爱非常糟糕,像经历了一场灾难似的。”
另一种情况是,英语中经常出现一个动词或介词后面列举几个名词的表达方式。翻译时,我们很难做到用一个中文动词或介词来搭配其后的这些名词,如本文中的“… experimenting … with philosophies and vacations and substances”。遇到这种情况,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用不同的动词来搭配每个名词,使其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大部分网友直接列举了这几个名词,在今后的翻译中应该避免这种直译。笔者将上文处理为“探讨哲学、休闲度假和满足物欲”,欢迎各位网友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译文:可以信赖的朋友
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玩推特(微博)、交朋友、培养爱好和嬉笑打闹上,只剩了一点可怜的时间用来结识真实生活中的朋友。但是,可悲的是,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你的朋友数量很可能还是比绝大多数朋友的少。不过,别寒心。对于我们几乎所有人而言,情况都是如此。朋友总是比我们更讨人欢心。互联网外的社交网络研究表明了同样的趋势。这无关人品的好坏。它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这一现象被称为“友谊悖论”。明白了这种现象以后,在遭遇到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时,你的感觉就不会像从前那么糟了。
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英文动词的后面跟着几个名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在译文中补充缺失的动词,使每个名词都有合适的动词与之搭配,比如本文中的“… tweeting, friending, liking, poking, …”。有的网友处理得很好,选用了不同的动词分别搭配各个名词。在这些名词中,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poking”一词了。这一词很难直译,因为它在口语中经常出现。根据不同的场合,可以有多个中性的或粗俗的含义。网友提供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大部分都选取了其含义之一。至于把它译为“挣钱”、“八卦”、“戳屏幕”等,笔者觉得有些牵强,不敢苟同。
本次翻译中另外一处不宜直译的是“it follows from basic arithmetic”。网友的译文“因为基础算法”、“仅遵循于基本运算”、“它遵循基本的数学规律”、“它来源于基本的计算机机制”等,有的过于直译,甚至接近于死译,有的则是在意译的基础上又做了延伸。
正确的理解了全文之后,最后一句的翻译就不成问题了。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白,“生活中也就会少些烦恼吧”、“心理会感觉舒服一些”、“感到好受些”、“感觉没那么糟”都能够用地道流畅的中文准确地表达原作者的意图,是比较精彩的翻译。
译题三:Follow a Career Passion? Let It Follow You
参考译文:跟着职业激情走?让它追随你吧
现在,我是一名乔治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人生经历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这种热爱和我早年就决定做一名教授的想法没有任何关系。我选择这一特定的道路,也没有任何特别的原因。真正重要的是,做出选择之后,我的所作所为。对于那些在择业时犹豫不决、“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其他年轻人,我有这样的建议:激情不是你追随的对象。当你努力工作、变得有益于世界之时,激情会对你紧追不舍。
这段文字比较浅显易懂,翻译起来也没啥难度。“if the grass might be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是英文谚语“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用以指永不知足的人,总以为别人的境况比自己的好)”的改写。所以,可以用中文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来翻译它。
本段文字中容易译错的另一处是”what mattered is what I did once I made my choice.” “What mattered”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单词,但却是一个名词性从句,相当于名词,是句子的主语,意思是“重要的内容或事情”。“what I did”(我的所作所为)是句子的表语,”once I made my choice”是状语从句。许多网友可能没有理清句子的结构,结果就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误译。
本次翻译中,有几处看似浅显明白的短语,网友却提供了许多迥然不同的版本。一方面,这说明各位网友在翻译时都非常细心,注意到了翻译这些短语的微妙之处,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另一方面,从网友的译文中也可以看出,大家在翻译时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这样的译文就不可能忠实地传递原文的信息,也是对译文读者的失职。所以,在翻译时,要做到对忠实这一点着实不易,既要认真阅读原文,揣摩作者的意图,还要尽可能地置身事外,在译文中避免掺杂自己的想法,使译文既忠实于作者,又能带给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更相近的感受。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练习翻译才有可能做到。
春节将至,祝大家新春愉快。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一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更多文章
“作者说话”还是“译者说话”? --谈一谈译者的角色身份认同
专家简介:
张杰,山东省汶上县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工作,已出版译著多部。Email: zj_2107@ujs.edu.cn
(作者:张杰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编辑: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