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中编办副主任谈机构改革:需安排好“被改革者”

2013-03-10 09:15:23      来源: 京华时报

谈改革基础

调整以转变职能为基础

记者:您提到,大部制改革当中,特别强调了转变政府职能的四个减少:减少和取消投资项目审批,特别是企业、社会、个人自筹资金的这一部分;第二,减少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就要坚决取消;第三,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第四,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那么,政府职能转变是否就等同于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这三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峰:行政体制是个相对比较大的概念,但是行政体制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第一条,就是政府的职能定位。职能就是回答你做什么,不做什么,这是最主要的,用来划分政府和社会、和市场、和企业、和公民相互之间的权径,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政府的职能定位。这是第一条,由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政府有了这项职能之后,谁来做,谁来履行这项职能?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作为同一政府的类似的职能是放在这个部门好,还是放在那个部门好,还是由另外一个部门承担,这就是政府权力的分配,是横向之间政府部门的对比,这就叫做职能的配置。

记者:那是物理变化。王峰:就是物理变化。虽然把机构整合起来,但是职能任务很重,放在一个部门里面,它常常顾此失彼,管不过来。还有,就是人员编制、人员规模,人员编制用的是行政编制,需要多少人。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每个部门,每级,每个地方,这样的行政编制究竟配备多少。这样考虑调整的话,你就能看得出来,真正摆在第一位的还是职能。

谈改革影响

“被改革者”利益也需要设身处地想

记者:从人的角度来说,如果说我是一个被剥夺权力的人,比如说,精简权力,我放权,那就意味着要把权力从一方面转移到另外一方面,从一部分人手里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里,被转移出去的这一部分人心里能舒服吗?

王峰:你这个问题,每一次改革都会遇到。作为牵涉到个人的,个人要服从整体,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但作为组织,就要对每一个人负责,两方面相结合,我们的改革才能够平稳、有序地推进,缺一不行。第二个,要允许有过渡,在干部的安排这个问题上,不能因人设事,你说是吧?

记者:我看到一种观点,以前国企裁员的时候有很多下岗职工,他们不是也承担了改革当中一些必须要承担的代价吗?为什么不可以同他们去比较一下?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王峰:你讲的非常有道理,我们在国企改革中,得有多少人分流啊!那么为什么机关就非得要铁板一块呢?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尖锐。改革是不可逆转的,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利益的调整,改革一定妥善处理好这些重点问题。咱们说有个词叫做“被改革者”,这个话其实是并不准确的,但这个话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涉及到相关部门人事调整的时候,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充分肯定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现在为了大局,要他们做出牺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他们安排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