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篇】“官产学研”互动,创新主体激情高昂,自主创新、科技创业驱动南京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南京高新区,全市自主创新大会后第一个“官产学研”项目——东南大学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荫罩等离子技术”的产业化基地正在紧张建设中。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电视机将在南京诞生。
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大楼”已拔地而起,这是南京高校首家面向企业建立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振海透露,南京一夫建材有限公司、南京中狮化学品有限公司、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已签约入驻,与南工大共建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
新模范马路,我省第一个汽车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汽车技术中心挂牌成立。汽车技术中心以南汽集团为依托,包括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电集团十四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MG名爵项目是第一个“练兵场”,将通过消化吸收MG罗孚公司试验设备和试验数据库,把检试硬件平台建立起来,构筑完善的汽车产品认证体系。
“官产学研”互动,形成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暖流,加快了南京自主创新的进程,自主创新、科技创业驱动南京走上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技术创新,企业无疑是主体。
10多年前,几个从南京工程学院走出来的老师凭着手上的专利产品——一个小小的连接器和10万元资金创办了康尼机电公司。经过在空调列车、提速列车和轨道车辆上的3次技术更新,现在康尼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重要的轨道列车门系统供应商。企业负责人说,建立自己的研发平台,在市场上寻找项目机会,再到高校中寻找科研力量的支撑,康尼发展起来了。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自2004年10月成立起,就选择了与院校“联姻”走自主创新之路。2005年6月,与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研发有关硅太阳电池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生产,年产值约14亿元。
在农产品种植规模上,南京在全国并没有优势,但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南京把劣势转化成优势,使得南京种业步入了全国第一方阵。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靠和科研院所“联姻”发了“家”,几年前花500万元购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籼稻“Ⅱ优084”,如今每年回报2000多万元。
一批自主创新、创业的先进人物典型也纷纷涌现。
沈国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南瑞继保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创立了电力自动化保护和控制领域的核心理论,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电力保护控制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化中心。他所率领的南瑞继保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典型。
联创科技,南京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先后开发出70多个拥有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董事长孙力斌当选“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
全市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8家,占全省的47%;在孵企业1900家,占全省的32%,比2005年增加100家;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7个,新引进研发中心17家。
创新实践不胜枚举。在以科技创新为特点的新一轮发展中,南京有优势、有条件走在全省前列。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科技创新、科技创业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成为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导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南京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明显,引领作用突出,人才名品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