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后的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
文物年久失修,在文物部门多次提醒的情况下,校方没有着手修缮而是任其坍塌,这样的一幕就发生在位于和燕路462号的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10月17日,南京市文保志愿者第二分队的30多位文物保护志愿者队员在利用周末时间巡查时,看到了痛心的一幕。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原“晓庄师范”)的钢筋水泥建筑中,这里的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破败不堪,屋顶坍塌了很大一块,学校却无人问津。
江南时报记者 黄勇
文化校园内市级文保竟坍塌
“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是我们此次巡查的重点。因为之前听说,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出了点问题。”南京市文保志愿者第二分队队长吕晓其向江南时报记者回忆说,当天南京市文保志愿者第二分队的30多位队员上午去巡查了南京外滩的文物修缮,觉得和记洋行等文物建筑修缮得很好,中午吃饭前就提前去了晓庄学院。
到了现场,吕晓其一班人就傻了眼。原来,这处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掩映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法桐和广玉兰里,建筑外墙密密麻麻爬满了爬山虎。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处建筑竟然被校方拉起了警戒线,提醒行人、车辆不要接近。
绕着建筑一圈,吕晓其等人惊讶地发现,这处民国建筑顶塌掉了,而且是塌陷了非常大的面积——建筑中轴出现严重坍塌,大梁、屋顶破碎的瓦砾直接砸进了房屋里。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在周围一圈钢筋水泥建筑中,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民国风凸显,淡黄色墙面搭配着红色地基,很是好看。红色地基部分每隔两米左右有通气孔(南京民国建筑上一种典型设计),孔上罩着锈迹斑斑的铁篾子,有爬山虎的根盘绕在篾子上。但是绕到建筑另一面就会发现,偏西的屋顶处坍塌的面积着实不小,约有二十平方米。木梁砸下的屋内,还有一块匾额,写着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有关校训“求真 务实 创新”。
吕晓其说,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民国建筑,保护如此不力,又是发生在陶行知创办的充满文化味的校园内,实在是不应该,“太不正常!当时所有在场巡查的30多位文物保护志愿者都心痛不已。”
与“晓庄师范”息息相关 有段感人历史
一位学校的老教师也非常气愤地告诉记者,学校这一带过去其实有好几幢民国建筑,但后来逐步被拆了,仅剩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这一幢民国建筑。“就连这独苗都保护不好。”
据资料显示,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于2012年3月列入南京市公布了的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之列。这处建筑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建筑长36.2米,宽12.3米。室内铺设木地板,窗上部及地板下都有通气孔。这里曾是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机房,解放时为军管区。
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正面右下角有一块晓庄师范复校纪念碑,上刻“晓庄学校”字样,并有复校日期“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复校纪念”。
这幢建筑之所以与“晓庄师范”息息相关,还有一段感人的历史。
陶行知先生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因为有学生宣传革命,国民党政府封闭了晓庄师范,许多学生遭到逮捕杀戮,陶行知也被通缉,逃亡海外。
后来,在南京的部分学生在陶行知鼓励下,晓庄小学学生自发组织“晓庄儿童自动学校”。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期间,被迫停办。1951年1月,晓庄学校宣布复校,军队干部汪志达(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晓庄师范校长)选择了南京晓庄建校。
当时的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是晓庄师范礼堂,复校纪念碑就刻在了墙角处。
坍塌前文物部门曾多次提醒学校
记者昨天傍晚拨打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电话,一直没有拨通。倒是校内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年久失修,后来变成了一处影视储物室。屋顶本来就有些漏雨,站在屋里面抬头甚至可以看见天光。今年夏天,因为南京连续遭遇台风,最终在8月上旬发生了屋顶坍塌的事故。幸好,当时正值暑假。学校后来让安保人员拉起了警戒线,封锁房屋周围。
然而,南京市文广新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前后,他到该校看到这座建筑,就发现屋顶出现了“透光”的现象,存在坍塌的可能。为此,他曾提醒过学校领导。
“其他可以放一放,但文物坏了不能等。”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郭勇也指出,坍塌前,他曾提醒过学校好多次,这幢民国建筑需要修缮。坍塌后,他们也到现场看过,四五次提醒过学校的领导。但学校的领导总是称文物修缮需要招投标,迟迟没有向文物部门递交合格的修缮方案。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文物建筑“谁使用,谁负责修缮”。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将必须承担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的修缮。郭勇说,目前已经向该校发文要求重新招投标,尽快向文物部门提交修缮方案。
记者了解到,因为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目前南京市拥有文物甲级修缮资质的企业并不多,所以招投标其实按理并不需要花费太久的时间。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何时能启动修缮工程,本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