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 亚洲作家首获殊荣
2015-08-24 08:01:00
 

  原标题:“科幻让琐碎的生活有了超越”

  23日下午1点多,山西阳泉郊外,一场瓢泼大雨泥泞了道路,科幻作家刘慈欣在颠簸的车里接到了重庆出版社工作人员的电话:《三体》获得科幻文坛大奖雨果奖,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刘慈欣理解电话那头工作人员的兴奋。在世界科幻界,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和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设立的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英文版《三体》去年在美国出版后,先后获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坎贝尔奖、普罗米修斯奖5个国际幻想文学奖项提名。

  “雨果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个奖。”《三体》的译者刘宇昆代表刘慈欣参加了本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并上台领奖,在现场宣读了刘慈欣的获奖感言。

  外界已然沸腾,刘慈欣的名字成为当天的热词,而身处风暴中心的主人公却挺平静。因为出门在外通讯不便,他还没有与亲友细细分享获奖的消息。接到记者的电话,他的谈吐依旧不紧不慢,当然也高兴,但更多是淡然。相比获奖,他更喜欢谈科幻作品的意义、人类的未来。

  “对未来的好奇和想象、对宇宙的敬畏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原心理。只不过有些人的好奇被漫长的生活磨掉了,而我一直保留了下来。”虽然已50多岁,刘慈欣的好奇心不曾消减,“我读四五年级时就开始看科幻小说,那时候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儒勒·凡尔纳,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地心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繁体竖排的书,阅读起来很艰难,但不能阻挡我对科幻文学的向往与喜欢。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大量的科幻文学进入中国,我便进入了一段疯狂阅读期。”在刘慈欣的记忆里,那些快乐的科幻文学阅读时光,让自己琐碎无聊的生活有了超越的意义,“我也是从上学到上班,过着为生计奔忙的日子,没有谁赋予我特殊的能力。可在生活之外,我会关注地球之外的事情,关注科学最前沿的发展。”

  “人类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科幻文学的任务便是把作家所想象到的可能性都排列出来,选择具有文学性、美感和想象力的素材写成小说,到底哪一种能实现,谁都无法精确预言。”刘慈欣直言,自己的“三体宇宙”是糟糕和黑暗的世界,因为这种写法对作家来说更有矛盾冲突,能更好搭建情节和故事平台。而在他的心灵深处,深藏着一个天堂一般的未来世界,“我更期待的未来世界不是死水一滩的乌托邦,而是人类永远有开拓的空间,永远有挑战和提升自我可能性的空间。”

  除了在小说中突破人类的极限,拥抱未知世界,刘慈欣也渴望看到人类在航天领域更多的进步,“太空探索的意义,不能只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衡量,它将带来新的发现和文明。”

  刘慈欣介绍,现在每天早晨他会进行10公里的晨跑,这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强迫症。“新的创作计划,心里已有很多选项,具体还不确定,不过题材肯定会与《三体》有所区别。”刘慈欣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4日 12 版)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