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 网民阅读途径首选手机
2015-08-24 07:51:00
 

  原标题:手机成网民阅读第一途径

  “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民众阅读介质、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国内第一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近日在广州南国书香节中山分场发布。报告显示,随着手机等阅读介质的兴起,阅读外延明显扩大,网民阅读第一途径是手机;纸质书领域,青少年及儿童书籍占据半壁江山;从地域看,北上广深人均购书最多,说明经济越发达越重视看书。

  该报告由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平台、中山市网信办、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以2014年7月~2015年7月,当当网、京东网两大电商平台书籍销售情况为基础,勾勒出全国纸质书和电子书阅读概况。报告还以2944个微博、微信阅读类账号为基础,对新媒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分析。

  从中国城市网民阅读指数看,手机作为新兴移动阅读方式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纸质图书,除了实体与电子版图书销量方面,在新媒体上也有鲜明体现。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通过电脑阅读的人数开始下降,通过移动端阅读的人,则直线上升。人们获取阅读最常用的途径就是手机,占比38.7%,远远高于第二位纸质媒介的27.3%,以及第三位的电脑(17.2%)。人们选择手机阅读,主要理由是:阅读方便和阅读成本低。

  调查发现,超过8成的电子书折扣集中在2折以下,1折以下甚至占据了近6成,这种疯狂的打折力度让本已低廉的电子畅销书的价格进一步亲民,加上电子阅读器的体验效果日益人性化,或将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转向电子书,从而进一步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

  从地区来看,北上广深占据全国城市图书销量前4,可以看出,网络图书销量与城市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兼具超高人口密度,因此总销量和总销售额遥遥领先。而湖北作为教育大省,省会武汉市位列城市图书销量第5。

  此外,报告还在国内首次推出“阅读指数”。指数从网络平台着手,统计电商平台书籍销售情况以及新媒体阅读传播、覆盖,分门别类进行指标赋权重计算,从而对比出不同地域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阅读状况。根据统计,除了北京、广东、上海,其他城市的阅读指数普遍偏低,这也体现出我国的整体阅读氛围欠佳。

  本次指数报告结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的水平。我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长18.76分钟,成年国民阅读率58%,与往年基本持平;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日均看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

  对此,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分析,中国人均阅读量走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小培养的不是阅读习惯,而是学习习惯;二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三是好书越来越少。

  调查显示,全国销量最高的3类图书分别为童书、中小学教辅和小说,尤其是童书和中小学教辅的销量优势明显。其中,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教辅书籍,过去一年销量超过一亿册,相当于其他8类书籍的总和。可见,中国最大的图书市场在低龄人群当中,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图书启蒙和学习教育,社会竞争出现提前化趋势。此外,外语类、考试类书籍占据销量榜第4、第5位,学习工具类、教育类书籍需求最大。

  另一个让调查者忧虑的是,随着移动阅读盛行,“浅阅读”趋势日益明显。在电子书领域,过去一年的600本畅销书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为131本,第2名是成功励志类。另外,调查还发现,一些新锐青春作家在微博上动辄拥有过亿粉丝,但不少关注的目的是为了追星和满足好奇心。此外,在阅读粉丝的互动中,转发和评论数量明显偏低,两者总和仅约为点赞数的一半,说明微博粉丝对于阅读话题多是泛泛关注,而不是深度参与。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