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全密闭运输车“遗传”老式渣土车诸多毛病
2016-03-01 04:47:28
 

全封闭运输车在运输时未完全封闭。 本报记者 洪子波摄

  今年1月,南昌市在重点区域开始实施全密闭建筑垃圾运输车(以下简称“全封闭运输车”)“新政”。不过,记者2月26日、27日连续两晚走访红谷滩新区红角洲片区,虽未发现老式渣土车的踪影,但全封闭运输车在运行中,却“遗传”了老式渣土车的诸多毛病。

  全封闭运输车违规跑得欢

  在红谷南大道与岭口路交叉路口一工地,2月26日、27日连续两晚有全封闭运输车在此运输泥土。记者发现,多数车辆在运输时未全封闭,沿路撒下泥土,导致红谷南大道口“灰头土脸”。

  26日22时许,记者在朝阳大桥红角洲环岛处,跟随观察一辆全封闭运输车。该车拉了满满一车红土,却未加密封盖。起初一段路程,该车行驶还较规矩,可车辆一过赣江大道长天广场就开始提速,记者驾驶跟随的车辆显示速度为75公里/小时。跑了一段距离后,该车辆逆行,还连续闯了3个红灯,最后驶进省民政厅新大楼工地,将泥土倾倒在未完工的院子里。

  按相关文件要求,“全封闭运输车”运输渣土时必须加盖,且限速60公里/小时。

  为此,22时20分许,记者拨打12369数字城管热线,投诉朝阳大桥红角洲环岛附近3个工地存在全封闭运输车不封闭运输渣土,且有撒漏现象发生,请执法人员前来处理。接线员称:“会将此事反馈给执法人员。”

  但等待一个小时后,仍没有执法人员与记者联系,众多车辆依然“我行我素”——逆行、不加密封盖运行。

  这些全密闭建筑垃圾运输车为何不按规运行?一工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被老式渣土车逼的,不违规就没有市场。”

  27日晚,记者再次探访发现,多辆全封闭运输车仍“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走“老路”抢市场

  据南昌市相关人士透露,该市有350辆全封闭运输车完成上牌并运营,重点区域范围内已全面实施建筑垃圾及散装物料全密闭运输。

  家住联泰香域滨江小区的业主告诉记者,所住区域属于此次重点整治区域,近期发现附近几个工地与春节前有所不同,使用了全封闭运输车。不过,许多全封闭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却走上了老式渣土车的“老路”,存在诸多不合规现象,如逆行、超速等。一名业主说:“由于存在安全隐患,我举报了多次,仍不见改观。”

  通过南昌市政公用养护管理有限公司在朝阳大桥安装的“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记者发现,这些车辆确属全封闭运输车。从视频资料可见,2月21日开始,就有不少车辆不加密封盖,而且沿途撒漏现象明显。

  知情人士分析,目前,南昌市只要求市政控股、城投、水投、轨道交通等市属国有企业要按相关规定和要求,支持推广使用全封闭运输车,将“使用符合要求的全密闭车辆”列入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条款。一些运输企业确是使用全封闭运输车,但对其存在的违规运营的情况,业主单位一般不会过问。2月26日晚,记者发现,前湖快速路工地使用合规的全封闭运输车,运输过程中也存在不加密封盖的违规行为。

  “现在对老式渣土车抓得越来越紧,让全封闭运输车看到了市场前景。”知情人士进一步解释,“但对一些房地产等非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单位要求省钱。从价格、运量看,全密闭运输车略处于下风。一些全封闭运输车为赢得市场,走上老式渣土车的路子。”

  不过,知情人士质疑,为何全封闭运输车违规,却不见相关人员执法?

  本报曾报道,南昌市建筑垃圾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已建成。3月底,所有“全封闭运输车”将上线接手监督,实现锁车、限速、限载、限时、限线、限消纳点的智能监控。他期待,到3月底,南昌对全封闭运输车智能管控真正落实到位,既让老式渣土车无路可走,又让全封闭运输车走合规的路。

  本报记者 余红举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江西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