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借老埠文化突围 破汕头旅游瓶颈
2016-02-28 05:46:55
 

汕头南澳岛天然海滨泳场。

  去年到汕头的珠三角游客少了1/3 汕头去年旅游总收入260.09亿元 占全省2.6%

  在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黄金周里,广东以315.40亿元的旅游总收入位列全国各省之首。而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汕头市,虽坐拥省内唯一海岛县的南澳岛,但去年全年的旅游收入却仅占全省的2.6%。另一个数据是:去年珠三角游客到汕头旅游的人数比前年少了超过1/3,减幅达34.3%。

  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的汕头两会上,汕头旅游的发展瓶颈问题已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之一:去年,致公党汕头市委会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提案;而今年,汕头人大代表黄晓雯也提出建议,希望能整合汕头老市区的旅游资源,推广老市区旅游品牌。

  那么,汕头旅游究竟呈现出哪些特点,又遇到怎样的瓶颈,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广州日报记者从汕头旅游部门拿到独家数据,并采访了汕头市旅游从业人员、政府官员、普通市民和专家,对此话题展开深入调查。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陈家源

  热:

  南澳大桥通车催热汕头旅游市场

  汕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是全国唯独拥有两个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城市;这里拥有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这里,还被评为中国避寒旅游城市50佳。

  去年底,揭博高速的通车,使珠三角城市到汕头只需4小时车程;南澳大桥通车第一年,进岛旅游人数同比增383%;潮汕机场和厦深铁路投入运营,更是为汕头带来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

  汕头,迎来了旅游发展的“黄金期”。

  官方发布的数据也支撑了这一观点。汕头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汕头旅游总收入为260.09亿元,到汕旅游人数达2412.43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6.3%和15.1%。

  这其中,南澳大桥的通车功不可没。数据显示,南澳大桥通车一周年以来,进岛游客数量呈现出质的飞跃:2015年进岛旅游人次达到了455.6万,同比增383%;旅游综合收入预计12.2亿元,同比增187.4%。

  南澳大桥通车对南澳乃至汕头的旅游市场影响之大,南澳海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蔡锐桐深有体会。“大桥刚开通的时候,旅行社每天要接待上千名游客,这比以前增加了3倍。”蔡先生称,除了接待量大幅增加外,旅行社导游的收入也较之前增加了五六成。

  旺:

  汕潮揭本地游客成“主力军”

  记者近日从汕头旅游部门拿到一份《省内各地级市来汕旅游人数(2013~2015)》,数据显示:汕潮揭三市的游客越来越成为汕头旅游市场的“主力军”。2014年,汕潮揭三市到汕头旅行的游客人数为854.94万人次,占总人数的40.8%;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2.6%,三市人数也达到了1510.56万人次。

  这其中,汕头本地游客人数最多,2015年达到854.94万人次,其次为370.67万人次的潮州,而揭阳虽仅有284.95万人次,但这一数据已在全省各地中排名第三。

  潮州的陈先生春节期间便到南澳岛自驾游。陈先生说,现在他身边越来越多人都掀起南澳自驾游热潮,“早上去当晚就能回,比以前搭轮渡方便多了”。

  为何汕头会受粤东游客青睐?《汕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此前曾作了统计,在粤东6市(汕头、潮州、揭阳、梅州、汕尾、河源)的旅游发展竞争力共5项评价指标中,汕头在旅游发展综合竞争力水平、城市区位交通条件和经济支持力、城市旅游接待能力这3项指标中都位居6市之首。

  冷:

  去年珠三角到汕游客少了三分之一

  顺德的杜女士新婚不久,正与丈夫商量到哪里度蜜月。恰逢揭博高速开通,佛山到汕头只需四五个小时车程。“没去过汕头,准备春节过后去哪里玩玩。”杜女士便开始计划路线,可在选择交通工具上杜女士犯了难:由于自己没有驾驶证,如自驾游需丈夫全程驾驶,开车四五个小时过于疲劳;如选高铁,需到潮州下车后转公交;如选飞机,潮汕机场并未开通佛山航线,需到广州搭乘,落地后还要从揭阳转车进入汕头。考虑再三,杜女士最后放弃了这趟汕头之行。

  与杜女士有同样经历的珠三角游客并非少数。据汕头旅游部门提供的《省内各地级市来汕旅游人数(2013~2015)》,统计,2014年,汕头共接待游客2095.27万人次,其中来自珠三角九市的游客有486.3万人次,占比达23.2%;2015年,珠三角九市到汕头旅游的游客仅为319.38万人次,较2014年减少超过三分之一,减幅达34.3%。而这319.38万人次,仅占当年到汕旅游总人数的13.2%。

  在汕头当了近20年导游的苏汉慧告诉记者,“十几年前珠三角的游客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现在少得可怜。”苏汉慧,她所在的旅行社去年共带团720个,其中来自珠三角的团只有15个左右,人数还不到4000人。

  忧:

  汕头旅游收入仅占全省2.6%

  记者调查发现,近几年来,汕头的旅游收入虽呈逐年增长态势,可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汕头的旅游收入在广东省内所占比例并不高。

  数据显示,2015年,汕头旅游总收入为260.09亿元,虽比2014年增长了36.3%,但与全省预计的1万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相比,仅占到2.6%。

  实际上,汕头各界人士对这一问题早有担忧。去年汕头两会上,致公党汕头市委会便提出一份《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提案。提案认为,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旅游投资项目偏少、旅游企业规模偏小、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而汕头旅游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汕头旅游发展存在五方面难题:包括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旅游产业链条不长,“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不协调;旅游环境有待改进;旅游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和重点旅游景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在开发建设、市场营销等许多涉及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难以取得突破。

  建议:打造汕头

  老埠文化品牌

  如何做强做大汕头的旅游产业?汕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献计献策。致公党汕头市委会建议加大旅游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汕头市人大代表黄晓雯认为,中国以及国际上的所有城市,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都是那些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城,以及有文化内涵的历史园馆。相比其他旅游城市,汕头有一大优势,即老城区遍布历史名园楼馆旧址,其中开埠馆更是全国绝无仅有。此外还有诸如海关关史馆、侨批馆、红色交通站旧址、八一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旧址、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旧址、日军投降处旧址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黄晓雯建议,首先要设计合理路线串联老城区相关历史建筑和老字号商家,“例如汕头山水社自2013年起组织老市区文化导赏活动,现已开发小公园周边、外马路、中山公园三条线路,可予以参考。”其次,有关部门可举办相关活动推广老城区旅游文化品牌,可采用与“创新”“健身”等时兴元素较为契合的活动形式,如马拉松、艺术节等。

  预告:南澳大桥、厦深高铁、潮汕机场、揭博高速……这些交通利好接踵而至,却未能给汕头带来珠三角客流的显著增加,原因何在?汕头的旅游又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敬请关注本报近期的深度调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