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信息化为支撑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016-02-26 08:06:48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要素日趋增多,新的社会矛盾和公众诉求不断涌现,传统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群众需求。面对新的形势,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建设中,在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过程中,信息化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滨海新区民政局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按照“创新手段、整合资源、系统推进、高效联动”的工作思路,以“滨海新区网格化民生服务管理平台”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扁平化、工作信息化的社区治理格局。开展了滨海新区成立以来首次系统全面的行政区划勘界工作,明确了行政区域面积和功能区、街镇四至范围,并将勘界成果开发制作成电子地图及“行政区划勘界管理系统”。建成“高龄老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高龄老年人关爱金、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等网上申报及审批,实现高龄老年人网络化服务管理。建成“城市社区管理系统”,涵盖全区近2000名在职居委会人员、400余位退养人员、3000余名社工人才以及社区志愿者的详细信息,实现了居委会人员待遇发放的网上报审及所有人员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建成“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系统”,完整地收录了14个街镇、186个村的全部2927套村组织人员档案,实现了村级组织经费管理资料的填报、审批、盖章、回复的无纸化闭环流程管理。通过搭建“一个平台”,使滨海新区的社区管理全部实现信息化办公,成为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手段、新举措。

  滨海新区积极推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首先提高了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的快速流转和广泛共享,速度提高效率,共享提升价值。通过整合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滨海新区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实时更新的信息资源库,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各类信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其次,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社区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滨海新区通过搭建“一个平台”,融合“四个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推动了社区公共服务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由“坐等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由“定时服务”向“实时服务”转变,更好地适应对社区服务管理的需要,不仅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成本,而且增强了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

  再次,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基层是社区治理的最前沿,全面掌控、及时处置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关键。滨海新区通过建立网格化平台,使基层实时掌握网格内动态信息,解决了基层管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处置不及时的问题。

  最后,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公开、公平、公正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基石。滨海新区通过信息化手段、标准化服务、制度化监督,推动权力公开化、服务规范化、审批法制化、工作流程化,把权力“晒”在阳光下,把公平“装”入民心中,让群众对政府更信任,对生活更满意。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