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教育部推出义务教育择校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 多校划片为“学区房”降温
2016-02-23 03:25:58
 

吴名遂绘

  本报记者 许沁

  近日,教育部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推行义务教育“多校划片”,即把学生入读小学初中的选择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由此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的问题。这与上海提出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否一致?

  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教育部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多校划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教育部希望通过这个举措,连同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对上海而言,从初衷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与“多校划片”,其导向和目的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希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均衡发展,满足百姓需求。教育部考虑的“多校划片”是总体导向,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近年来,上海义务教育大力推行的“学区化、集团化”政策,就是希望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让适龄儿童更好地就近入学。

  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处于高位。上海中学生连续两次参加OECD(经合组织)PISA 测试取得世界瞩目的佳绩。日前公布的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结果也显示,上海初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至少在10个指标上领先世界。当前,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距,主要已不再是硬件资源配置的差距,而是学校内涵发展水平的差距,这是择校现象仍然存在的原因之一。办好每一所学校,进一步缩小学校间内涵发展差距,是缓解择校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聚焦的重点是区域内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整体提升,通过优化区域教育生态、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智慧传递,在区域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从而有助于缓解择校现象。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