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磊 通讯员 钟一鸣
候鸟南飞,其中精英荟萃。如何发掘这一宝贵智库中的对口人才?如何让这些近在眼前的人才资源更好地服务海南?近日,围绕着这些话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议:从大学教授,到省政协委员,再到受到省长点赞的候鸟人才曹玉堂,他们都有很多话要说。
全社会参与发掘候鸟人才
“发掘和利用候鸟人才不仅仅是各级人才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候鸟人才的氛围,才能发掘更多的候鸟人才服务海南。”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章汝先表示。
章汝先说,单独调查候鸟人才,各地人才部门人手不足,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比如,可以与候鸟人才集中地区的物业管理机构联系,通过他们对业主信息的掌握,找到可用人才。
“找到了候鸟人才,建立了候鸟人才库,各个亟需人才的单位就需要主动走出来,与人才对接,做好服务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候鸟人才的氛围。”章汝先表示,比如各级文联,就需要对人才库中的文艺人才进行分类建档,为其解决物质、生活上的不便,让候鸟人才在海南时时刻刻感受到关怀,也能找到一种归属感。
借智候鸟方式需灵活
“不少候鸟人才来到海南的目的是度假,让他们在休假期间外出工作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为海南服务的意愿,因此政策上要灵活。”省政协委员、海南省老龄养生协会副会长韩业礼表示。
韩业礼在海口经营着一家疗养院,每年冬天都会有大量候鸟高端人才来此度假。“我和住在疗养院中的一些候鸟专家谈心时,他们都表示出来工作可能不方便,如果帮忙的话可以考虑。”韩业礼说,很多人不希望退休后再找一份工作打扰休假生活。
“但借智候鸟人才可以通过其他很多办法来实现。”韩业礼说,有关部门可以组建临时党支部、行业协会、义工组织等,将候鸟人才纳入其中,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让他们成为海南发展的“智囊团”。
韩业礼说,一些亟需人才的单位也可以联系这些组织,让候鸟专家们就一些难题提出针对性意见。这种方式不仅兼顾到候鸟人才们度假的需求,也让一些单位找准适用的人才。
设平台为候鸟“找工作”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候鸟曹玉堂在定安农村义务支教四年的行动获得了省长点赞。对于如何为候鸟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曹玉堂也有自己的建议。
“一方面,各级人才部门在积极努力寻找候鸟人才,另一方面信息不畅通,一些愿意出来服务的候鸟人才却又找不到岗位。”曹玉堂表示,“我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一个候鸟人才的网络信息平台,可让有服务意愿的候鸟人才找到发挥余热的岗位。”
曹玉堂说,这个平台就像一个候鸟人才“求职网”,候鸟们可以在此登记,平台还会对他们的专业领域进行分类,为人才和单位搭桥牵线。
(本报海口2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