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孝心电梯”呼唤公共服务更便民
2016-02-18 02:44:09
 

  □杨朝清

  广州市白云区一栋7层高建筑外墙上建有一台观光电梯,由于地处村内的主干道,这座“现代化”的观光电梯格外引人注目。业主赖先生表示,家里3位老人最老的已经90岁,装电梯是为方便老人上下楼。近日,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对该违建电梯进行立案,后续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见2月17日《信息时报》)

  在一些老旧住宅小区里,电梯的缺乏给老年人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给老旧住宅安装“孝心电梯”,便从一种特殊性需求向一种普遍性需求转变。然而,在一个讲究程序合法的时代里,由于没有履行相关的手续,“孝心电梯”沦为违章建筑,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根据2012年印发的《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行办法》,已建成投入使用的4层及4层以上的多业主无电梯住宅,只要具有合法报批手续或权属证明,都可以申请电梯加装。这栋只有单一业主的建筑,业主加装电梯具有合理性;只不过,既有住宅如果要增设电梯,必须先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孝心电梯”成为违章建筑的尴尬现实背后,既有业主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缺失的因素,也和报装审批的费时、费力密不可分。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涉及规划、城建、质监等多个部门,从提出安装申请到电梯投入使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一件原本并不复杂的事情,却因为制度的壁垒和人为的藩篱,让老百姓有了一种“被折腾”、“伤不起”的无奈和艰辛。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需求,需要公共服务的及时伸展。伴随着社会变迁,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更强烈、更迫切的利益诉求。“不等不拖,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公共服务的优化和升级。只有打破条块分割,提升行政效能,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更加注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主观感受,让公共服务便捷、高效,更接地气、更有“准头”,老百姓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从这个角度上说,“孝心电梯”见证着公共服务的成色。

  一方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是小事、私事,不能自说自话、野蛮生长,而是要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公共部门要让原本便民、利民的公共政策更加人性化、更具有操作的方便性。只有实现公共部门与民众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孝心电梯”才会更加顺畅地落地。⑧7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河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