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科技小巨人 民企超八成
2016-02-15 08:23:28
 

  开栏语

  近年来,本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占全市经济近半壁江山,民营企业正在加速成为创新发展生力军、协调发展增长极、绿色发展践行者、开放发展先行者、共享发展助推器。本报今起推出《民营经济新亮点》专栏,持续关注民营经济发展相关动态及政策解读,聚焦先进民企做大做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上市融资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引导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转方式、增后劲、补短板、防风险、促发展,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讯(记者张璐)2015年,市科委深入推进“千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提质增效行动”,进一步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的群体质量,加强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一大批民营小巨人企业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底,全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6.8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比重达到95%;全市民营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330家,累计达到2890家,占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比重达到85%。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向科技型、服务型、外向型、规模型、集约型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规模以上民营小巨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26.69亿元,同比增长13.1%;利润总额412.03亿元,增长38.4%。民营小巨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47.9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7.4%,同比增长12.0%。

  本市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度,2015年市科委共支持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265家,扶持资金1.02亿元。其中,通过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支持了15家企业,财政扶持资金3250万元;通过“杀手锏”产品研发项目支持50家企业,财政扶持资金5000万元;重点新产品项目为200家企业补贴2000万元。通过开展科技招商引智,吸引了2000余家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落户本市。

  本市积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机构,2015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重点实验室42家,新增民营科技孵化器21家,新增工程中心34家;全市民营企业重点实验室达到7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110家,工程中心7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00家。

  去年市科委新选派47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了近500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在招商、融资、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实施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入选的民营企业家达到390人,建成了一批科技企业家培训基地、新型企业家俱乐部以及区县新型企业家培养平台,累计培训民营科技企业家600人次。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