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11日电题:以铁轨为家——记90后“大机”司机高爱明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轰隆隆……”近日,在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大梨铧营双线特大桥的线路整道捣固施工点,一台“大机”正缓缓挪动,对铁道线路进行捣固,镐头不断抬升、插入、移动……驾驭这70吨重“大机”的,是昆明铁路局昆明工务机械段唯一的“大机”女司机、25岁的高爱明。
一身“黄马褂”,嘴里呼着热气,在巨大轰鸣声中,高爱明双眼紧盯着飞速运转的机器和仪表盘,干练而大气。站在一旁的记者,甚至能感受到作业中镐头与石砟碰撞摩擦散发的热度。
很多旅客对普通列车和高铁不陌生,但很少见到和关注另一种“列车”:它们通身涂着显眼的黄色,出没在偏僻的小站或新建的铁道线上。这就是被铁路人称作“大机”的大型机械化铁路养护设备,其使命是修复老旧或出现问题的钢轨,让它们符合安全运营标准。
“两个轨枕之间的距离不到40厘米,捣固机在作业过程中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高爱明说。
2012年,高爱明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云南唯一一个以铁路大修为主的流动施工单位工作。几年来,她跟着“大机”辗转广西、云南等多地,完成铁道线捣固作业2000余公里。
“‘大机’司机大都作业在远离城市、人烟稀少的铁道线上,时间长、噪音高、劳动强度大,在铁路行业又被称作钢轨上的‘吉普赛人’。”昆明铁路局昆明工务机械段党委书记李金说,对于他们来讲,工作是流动的,家也是流动的,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男性。
平日里,高爱明就总被同事称作是男人堆里的“女汉子”,和其他男同事一样,工作到哪就住到哪。20多米长的作业车,依次连挂着他们的餐车和宿营车。
“我的工作没有笔挺潇洒的制服,也不像其她女职工在上班时可以穿光鲜亮丽的衣服。但凡有铁轨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一个月只能回昆明七天,其他三周时间就都得在郊外的宿营车上过夜了。”在不断重复开捣固车到作业点、操作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外出作业中,高爱明习惯并热爱上了这个工作。
“平时在线路上,我们是能开车的司机。进行线路养护作业时,就是操作手。回到检修车间,就变成了大医生。车早就成我们的伙伴了,坏了如何修都得心里有数,得把它照顾好了,作业效率才能有保障。”作业间隙,高爱明没顾上多休息,又趴到“大机”车底检查了起来。
李金说:“谁都知道铁路线路保持完好状态,才能使列车按规定的最高运行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但不一定都清楚在平稳、高速、不间断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默默的奉献,这其中就有我们的‘大机’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