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火车大巴”驶往家的方向——8361/2次列车上的见闻
2016-02-04 16:28:42
 

  新华社西安2月4日电(记者郑昕、张晨俊)117公里的路程,14个站点,7.5元的全程票价,最低票价仅1元……一条运行了10多年的通勤列车,成为服务秦巴山区沿途百姓的“贴心大巴”。临近春节,记者走进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汉中至阳平关8361/2次列车,在浓浓年味之中,感受旅途中人们回家过年的喜悦与急迫。

  “一年没见娃了,我兴奋得很。”2月2日清晨记者来到汉中火车站时,正赶上8361次列车开始检票,36岁的汉中人向席勇检票后快步穿过月台,完全不像是拿着三、四件行李的样子。“我和爱人在上海打工十多年,每次回宁强老家都要坐这趟车,一来便宜,二来上午九点多就能到,我们能早点儿见到孩子。”拿着他给4岁儿子买的玩具,向席勇说,他的父亲一早就会骑三轮车来火车站接小两口,一起回家过年。

  临近春节,这班当地百姓口中的“双节棍”列车根据客流需求增加一节车厢,然而在始发站就已基本满座。6点25分,列车驶出汉中站,透过贴着福字的车窗,尚在夜色中的秦巴山区灯光点点。这列只有3节车厢的绿皮通勤车并不具备供热条件,但浓浓的年味与人气,却也让车里的人们暖意融融。

  “这班车最实惠,但就是得起早。”坐在椅子上打着瞌睡的乘客齐玉平,用一条腿压住装着八十多斤米的编织袋。“这是我女儿给我的年货,我先带回阳平关,等着她过年回家。”齐玉平说,这班列车把他与在汉中市区生活的女儿联系在了一起。

  “别看我们都在汉中,要是没有这班车,坐汽车不仅绕路还要多花钱。”齐玉平说着,晃了晃手中红色的手写区段票:票价2元。由于这条有14个站点的线路只有三个车站具备办理车票的条件,在小站上车的旅客都是“先上车后买票”,列车员也都担负起售票员的职责。

  天色渐亮,列车抵达终点站阳平关,通勤的铁路工人们与经常坐车的老乡打个招呼,相约着下次继续聊今天的话题,便各自下车开始一天的工作。列车员徐艳与同事打扫卫生、清点票款之余,还得抓紧时间在座位上眯一觉。“自打在这班火车上工作,三、四点起床是最起码的要求。”徐艳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休整,当列车踏上返程时,背篓与竹筐就取代旅行箱和编织袋,成为最常见到的物件。徐艳说,定期赶集、赶场仍是山区百姓保持的习惯,列车的时间正好能让他们一早出发上集市,中午再坐车返程。

  站在车厢连接处的老汉杨惠喜守着他的背篓,不肯离开半步。“我今天买的年货,花了一千多块钱。”他说着揭开背篓,指了指里面的猪肉说,“这是我们全家14口人过年要吃的肉,冬天多买一些也不怕变质。”

  今年已经73岁的杨惠喜说,他在秋冬季节每周都会坐这班车从家到宁强县大安镇赶集,因而这班车的时刻表他也记得滚瓜烂熟。“买年货眼都挑花了,但还是得看着时间,要是错过这一班,坐汽车可要把自己拉到老远咯。”他说。

  13时40分左右,列车缓缓驶入汉中站。抱着孩子,搀着老人,把最后一位乘客送下车后,徐艳的工作却还没有结束,要做完保洁后方可下班,然后回家再等待下一个班,周而复始。

  “看着乡里乡亲回家过年,我也挺羡慕的,但是春节这班火车还要继续开行,因为不少老百姓要坐这车走亲戚、提前外出打工。让辛苦一年的他们过个好年,我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她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