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沈阳创新金融工具支持产业升级
2016-02-03 14:40:01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设立13支创投(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达8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0.4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9.9亿元;股权投资带动投资企业年营业收入增长10.7%;股权投资支持企业研发项目148个、取得研发成果190个

  1月29日,沈阳市创业就业发展基金正式成立,当天就有113个项目表达了申请意愿。据悉,以1400万元的政府引导资金撬动3.1倍社会资本进入,该基金首期就达到5800万元的规模,这些资金将主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倍增发展,这样的创新尝试在沈阳已经收到了一定成效。沈阳市政府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股两家科技型企业,两家企业在1至2年时间内迅速取得关键技术研发和专利突破,年净利润增长达到146%和344%,并相继在新三板挂牌。

  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支持产业发展增效升级,是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沈阳市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通过设立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发展质速。

  围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医药等产业发展需求,沈阳市发起设立13支创投(风险)投资基金。从沈阳市财政部门了解到,这13支基金总规模达82亿元,现已到位50.3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0.4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9.9亿元。目前,股权投资效用已初步显现,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股权投资带动投资企业年营业收入增长10.7%;股权投资支持企业研发项目148个、取得研发成果190个,增长106%和107%。

  去年,沈阳市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沈阳振兴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重要支柱产业、PPP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领域。沈阳市还聚焦区域重大项目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实施股权投资,以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

  在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方面,沈阳市以资本金注入方式累计投入市级国有担保机构9.5亿元,提高其担保能力;与法库、辽中等四县(市)共同组建县域担保体系,探索县域融资途径。目前,全市担保机构总数达到50家,注册资本71.2亿元。在此基础上,沈阳打开政策“门槛”,积极构建银行、政策、担保机构三方风险共担模式,引导担保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同时,该市采取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加快推动国企改革。截至目前,已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386户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实施16户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债转股,完成转股额49.5亿元;对200余户企业逾期不良债务实施缩水偿债;通过企业改制、合资合作、产权出售等多种形式,对1045户国有企业实施了改革重组。

  沈阳市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渠道,对具备条件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目前,沈阳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共有49家,上市后备企业37家,企业上市工作居东北前列。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辽宁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