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福建宁德:1603名大学生飞起“致富领头雁群”
2016-01-27 12:47:00
 

  上下联动,全力落实扶持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2015年8月,台风苏迪登录福建,福安市溪尾镇坎下村曾林凤接连接到驻村第一书记张忠然、镇党委书蔡龙玉和市林业局的电话,询问她的百果园受灾情况。

  从养殖七彩山鸡到种百果园,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农家女专业种植合作社,3年的创业经历,享受到的创业贷款、生活补助、税收减免、还有租地、技术帮扶……让这位从外地嫁过来、白手起家的85后女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宁德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就在村里、就在身边”。

  身在宁德(福安)市大学生创业园的郭文城也感受到了“身边的扶持”。毕业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的他,经历两年军旅生涯后创建了一家职业培训中心。由于缺少资金和场地,他回到已经挂牌成为宁德(福安)市大学生创业园的母校寻求帮助。学校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向他开放了数控专业的实验室和设备,而他在利用学校设备进行职业培训的同时,帮助学校维护设备并向学弟学妹提供实习机会。他所经营的晨飞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目前总资产已超过100万元,累计培训技术人员800多人。

  曾林凤和郭文城都是扶持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受益者。

  “政策的生命在执行,决不能把好政策停留在领导的口头上,锁在干部的抽屉里,泥牛入海无消息。”宁德市委市政府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纳入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建立和实时更新涵盖创业项目、规模、效益等信息的台帐,做到有人管理、有人跟踪、有人服务。相关责任单位每年都新制定2-3条扶持措施,确保扶持政策持续连贯。市效能办将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每半年组织一次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推动政策有效落实。

  “2013年起,连续3年,市里每年都会出台一个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纲领性文件。”说起宁德市关于大学生的扶持政策,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人员余峰了熟于胸。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一批大学生创业者的手机号,谁养鸡,谁卖茶,谁种树,谁搞电商,他记得门儿清。

  正是有了余峰这样克己尽职、全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才保证了相关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的效果。

  资金助推,“扶上马,送一程,跑起来”

  王志斌是一名来自泉州而在宁德东侨开发区创业的大学生,2012从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创办了一家物业公司。2014年,他携手公司团队参加宁德市大学生创业比赛,荣获优秀奖,获得近7万元的创业资金补助;申请到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以及每月350元的生活补助;特别在入驻宁德·东侨大学生创业园后,市、区两级政府提供“拎包即住”式的办公环境,宽带、水电全免……创业初期,正是有了这一笔笔资金的帮助,王志斌的公司才渐入正轨。

  为了帮助像王志斌一样的创业者解决资金“瓶颈”,宁德市不断加大对创业高校毕业生的资金扶持力度,“扶上马,送一程”。一方面,全市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作为扶持启动资金。凡通过评审的可获补助3-10万元,对列入省级扶持的,市县给予配套补助;对首次创业的,给予2000元至5000元开业补助;对入驻创业园和获得省、市启动资金扶持的,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未入驻的给予每月最高500元的场租补助。另一方面,市财政安排200万元担保资金,县级相应安排50-100万元担保资金,用于配发小额贷款。

  2015年,在落实上述资金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宁德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本级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各2000万元作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授信贷款总额度2亿元,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货款扶持。

  除了资金“瓶颈”,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对创业项目评估不准、难以融入市场等难题。宁德市整合资源平台,将创业项目推介与发挥资源优势相结合,与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相结合,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专家库,项目由高校毕业生自主选择,专家团队负责风险评估把关,打开项目的“百宝箱”与扶持的“工具箱”,组织9个专家组分别跟踪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进程,确保项目“跑起来”。


编辑:小微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