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选择多样 归途不“囧”
2016-01-24 07:36:50
 

春运变迁

  本报记者 黄 俪

  随着广西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高铁时代已经来临,航空业飞速发展、县县通高速加快推进,春运已不再是紧张拥挤崩溃的代名词。

  买不到票、上不了车、路不好走……未来,春运的“囧”途或许将只留存于50后、60后、70后甚至80后的记忆中,成为90后、00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坐动车回家 路途不遥远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企干部张先生,对铁路的春运之痛最有发言权:“绿皮车的春运时代,回家路上只有两个愿望:买到票、不走散!”听起来好笑,却是广西铁路交通辛酸史的写照。

  春运买票难一度成为几代人说不完的痛。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研究生的80后廖源是一名资深“铁粉”,回忆起春运抢票经历,用“惊险”两个字来形容。

  2011年,为了买到回南宁的硬卧车票,廖源和几个同学凌晨4时就在代售点轮流排队,好不容易挨到上午9时开售,几个人中只有他一人幸运地抢到票,其他人有的要坐20多个小时的硬座或站票回家。还有学生因为抢不到票,只能留在学校过年。

  面对今年即将到来的春运,最让他们感到兴奋的,不仅是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提前订票,一次买不到票可以后期捡漏,而且车上各种餐用设施齐全,能给手机充电,还有各种车次、车型的选择,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在广西,铁路春运不但有普速和一天多趟加密的快车、特快,还有已经逐步建成的以南宁为中心的快速城际铁路网,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铁“1小时城市圈”、区内主要城市“2小时城市圈”、到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城市圈”。从铁路回家,越来越轻松舒适。

  深度自驾行 自由又开心

  快过年了,又将和妻子从南宁开车到柳州过年的大学英语外教耐尔,今年不像往年那么紧张。由于南宁-六景高速公路的疏堵方案已见成效,他们可在路上节省不少时间。享受这种变化的不止耐尔一家。

  而对于60后摄影发烧友谢先生来说,今年春节最想实现的是带家人一起到广西的美丽村屯去采风。首选路线是去年12月底新开通的来宾至马山、马山至平果、灌阳至凤凰、柳州至武宣4条高速公路线。

  随着广西87个县开通高速公路,自驾一族在广西的美丽山水间的出游范围和深度正不断延伸。而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广西的生态乡村游创造红利,也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十二五”末,广西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了以南宁为中心,辐射滇贵湘粤等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格局;建成连接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2条,连接邻省的高速公路10条,与每个相邻省份都至少有一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连通,形成了东部沿海省区“西进”“出边”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省市“东出”“出海”的高速公路网络。大通道建设为广西进一步对接中亚-欧洲的陆上“丝路”经济带和海上“丝路”,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及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动力。

  航班轻松选 度假成常态

  同样过年,家在海南的70后陈先生今年打算出去“看世界”。如今,每天7-8趟南宁-海口的航班,以及不同航空公司的选择,飞到海南看望父母早已成为陈先生的家常便饭。因此,今年春节,他不但要把海南的父母接到南宁来过年,还要一起飞去东南亚旅游。

  陈先生的计划不新奇,作为中国衔接东盟的前沿和窗口,广西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把构建包括民航在内的综合交通体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如今,广西不但有了多个新机场,还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北部湾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加密航班。快捷的出行方式,让度假过节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常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西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