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彭溢
2015年,“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我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迈出了坚实
的一步。“竟然有2000多家科技企业新注册成立,行动计划实施之初,我们都没想到会取
得这么大的成效。”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所长张明远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科技厅带领全省科技战线,紧紧围绕全省“五大规
划”发展战略、“龙江丝路带”和“十大重点产业”建设,牵头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
动计划”,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任务,在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落地产业化、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增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为龙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千户科企”成吸引人才新高地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一年时间,就新吸纳人才319人,其中外省非应届科技人才回省创业153人,集团目前员工总数达到826人,其中研究生占比达50%以上。
数字
2015年,我省精准发力,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增量,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推动梳理成果、成立公司、进行孵化、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企业上市五个环节,全年新注册成立了科技型企业2116家,新形成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4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增至111家,孵化器总面积达到261.9万平方米;吸引了7736名本科以上人才留在或回到龙江创新创业,其中博士硕士1237人、省外高校人才1423人。
实效
成绩的取得,缘于五个关键环节的环环相扣、系统推进。在梳理成果阶段,全省从5085项应用型科技成果中,按照不同的成熟度标准筛选出1112项具备产业化前景、有意愿在省内落地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全部到成果持有人。通过组织180场次科技成果发布对接活动,推动转化落地项目514项,签约额29.19亿元。
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取得新成效。省政府在以股权投资方式优先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人才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焊接产业集团、激光通信有限公司、雷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哈船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为科研人员转化成果、实现创新创业价值搭建了平台。省工研院两年来在孵项目总数达到160项,新成立企业38家。
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取得实效。全省新增中关村基地众创空间、哈尔滨斯达普等39家新型孵化器,新增孵化面积53.7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企业1047家,新增毕业企业103家,新增大学生创业团队351个,新创办大学生创业企业228家。省财政安排7700万元资金支持8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其中20家孵化器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新增科技型企业35家,省农科院科技创新中心孵化器已引进科技型企业11家。
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取得实效。在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大会上,筛选了9家国内投资机构在龙江组建了9支投资基金,总规模53.5亿元。全省累计组织科技投融资对接活动98次,全省新签约科技投融资项目155个,签约总额37.61亿元。省科技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了红土科力、富德资本等16支子基金,规模达到23.5亿元,已经投资了哈尔滨中飞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对哈工大、省工研院等25项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作价2亿元,安排天使投资4427万元,发起设立了翔科新材料等13家科技创业企业,直接带动社会资本投入8495万元。
推动企业上市取得实效。全省新增38户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其中主板上市3家、创业板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34家。还储备了拟上市(挂牌)的科技型企业88家。
自主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武高辉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千企行动”中与省科力高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翔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他说,“政府考虑到我们的实际需求,灵活采用普通股权、优先股权、可转股债权等多种金融工具组合投资的方式,为翔科提供1500万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我们将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预计2016年,翔科公司产值将突破亿元。”
数字
2015年,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共登记科技成果1223项,其中登记应用技术成果908项。全省共有1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
实效
组织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取得实效。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890项,获国拨经费6.5亿元。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将使我国具备国际一流的空间环境影响综合模拟试验条件能力和自主创新研究能力。充分发挥4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在面向全省科技型企业3次共征集到企业技术需求900余项的基础上,组织高校、院所和企业针对制约我省高端装备制造、石墨新材料和玉米、大豆、粳稻等作物育种的关键技术问题,联合实施了“27吨轴重通用货车关键技术研究”等30个省级研发重大项目。实施科研院所能力提升计划,支持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核级焊接材料国产化研究与应用”等12个中省直科研院所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建设。
支持企业创新取得实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对国家铁路货运重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动物细胞培养制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分别给予300万元奖励;优选出40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6个企业院士工作站,分别给予每个5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2家,总数达到693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总数达到2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总数分别达到269家、97家、45家。
科技成果产出取得实效。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19480件,同比增长16.12%,专利授权量16982件,同比增长21.0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05件。有277个项目获得了省科技奖,其中,“低维光电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研究”等29个项目获一等奖,“微纳米结构3D阵列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等118个项目获二等奖,“蛋清肽结构与其抗氧化和降压活性关系的研究”等130个项目获三等奖。
科技创新创业显活力
去年,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我省重新修订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关于加快我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关于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的实施细则》,正在牵头起草我省贯彻落实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数字
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担任管理职务的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实行股权期权激励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创新政策,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在政策的激励下,全省科研院所新引进本科以上人才518人,为2014年239人的2.17倍。
实效
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取得实效。陈化兰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韩杰才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杨德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院士获得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世界学者奖,充分彰显了龙江科技创新人才的雄厚实力。哈尔滨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三年内将获国家财政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资金近10亿元。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加大支持强度,新支持的20位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金额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省青年基金由120项提高到130项,评审成绩进入前十名者的支持强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科技服务业发展取得实效。我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经吸引GE(中国)哈尔滨研发中心等近百家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建成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展示交易市场,在省科技服务业联盟的组织下,高校、科研机构成果发布推介活动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成果发布机制。我省被科技部列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首批7家试点省之一,哈尔滨高新区成为科技部认定的首批25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之一。科技活动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主题系列科普活动,获全国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
2016年,省科技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全省“五大规划”战略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入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动能,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增量,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实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营造科技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提高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龙江经济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增强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累计集聚200个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入驻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引擎。大庆高新区制定实施了高新区“创业六条”,新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323家,累计吸纳各类中高级技术人才45000多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300家。牡丹江市石油钻采工具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东北石油和东北农大等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年来转化成果400多项。
数字
去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5大高新区在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实现总收入4312.6亿元,总产值3728.2亿元,利税49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5.8%、8.6%。
实效
科技支持产业发展取得实效。支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启动实施了“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装备研究”等14个重大项目,选派44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为边远贫困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全省37家农业科技园区累计培育企业840家。省农科院玉米所承担的“第三、四积温带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技术示范”项目,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面积131.1万亩。《民猪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图谱绘制》完成,为提高我省优质绿色猪肉产业化生产水平奠定基础。牵头推进生物产业项目建设,新列入的15项省重点生物产业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1~10月份共完成投资7.8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05.4%,提前超额完成投资计划。
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取得实效。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制定了《黑龙江省与中国科学院重点合作项目2015-2017年推进计划》,成功举办“2015院士龙江行暨科技成果转化咨询会”,对24个省院科技合作项目给予支持,推动成立5家科技型企业。与北京市相继签署了科技战略合作、联合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黑龙江合作站和北京技术市场黑龙江服务平台等5项协议,重点在现代农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科技资源共享、技术成果转移和对外科技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确定了第一批10项重点合作项目,正在推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省外重点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举办科研院所发展论坛、龙台科学园区与产业合作研讨会和龙台科技合作交流恳谈会等活动,推动对台科技合作交流。我省梳理出的1112项高新技术成果分布情况。
省科技厅提供
高校、企业及院所代表参观我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展示大厅。 省科技厅提供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工业机器人。 本报记者彭溢摄
黑龙江天晴干细胞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在进行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软骨细胞研究。 本报记者彭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