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月23日电(记者李春惠、骆飞)古老象形文字水书传承保护的主要“阵地”之一、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三都县已征集到水书原件1万余册,完成20卷水书的翻译整理工作。
水书是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也是水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水书习俗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三都县档案馆馆长潘中西介绍,中国的水书卷本集中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州自治州境内,约4万册,目前中国馆藏的水书卷本有2万多册,其中三都县档案馆馆藏水书卷本1万余册,还有1万多册水书卷本分散在民间。
潘中西说,绝大多数水族人不懂水书,懂水书文化的人被尊称为水书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三都县尚有500多位水书先生,转眼之间离世的有近200位,目前仅剩下300余位,且多已年逾古稀,水书抢救保护迫在眉睫。为此,三都水族自治县采取了包括征集、翻译水书,水书文化进校园等多项措施。
据三都县水族研究所水书翻译人员陆春介绍,到目前,三都县水族研究所已完成《九星卷》《贪巨卷》《日历卷》《寿寅卷》《时辰卷》等20卷水书的翻译,部分卷本已经出版。“这些水书翻译出版物可以帮助中外学者更好地理解水书原件。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对水书卷本的科学保护、分类整理,然后进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