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我和微信的2015”火爆刷屏 网民如何三思而后“信”
2016-01-11 20:01:57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阳娜)10日,一项关于“我和微信的2015”的应用,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众多网友尝试这款微信新应用后,纷纷“贴图”晒出自己的微信足迹,包括第一条朋友圈发送的时间、第一个微信好友、2015年发送的朋友圈条数、微信红包总数、遍布的地理足迹等。不少网友直呼“好玩”,还贴图@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向朋友发送应用链接。

  然而,不久,关于这项应用“链接含有病毒,一旦点开可能盗取微信账号及账号中的资金”的消息也跟着刷屏了。于是,微信用户的心情也跟着“玩起了过山车”,由轻松愉悦瞬间转变为惶恐担心,并掀起又一轮信息提示的转发——

  “大家知道,玩了一个打开链接微信公开课PRO版之类的东西,可是我朋友说这个链接是会盗号的。如果这几天我的微信发不对劲的信息给你,那肯定是被盗号了。有事请急call我手机。”“这个网址千万不要进,马上把支付宝的钱转出去,已经有人被盗。”……

  “有毒”的消息一出,便引起微信团队乃至网警的高度关注。微信团队随即辟谣,发布信息表示,“我和微信的2015”是微信公开课PRO版的官方体验,但还在内测阶段;由于访问量火爆,可能存在打开缓慢的情况,系统正在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微信团队也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

  其实,已有一些网民发现,实际上这则谣言存在很多漏洞,比如网址链接的域名的确是来自微信的官方地址等。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及即时通信工具发展迅速。以微信为例,据统计,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每月活跃用户已达6亿,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1000万个。记者发现,在这种复杂的互联网虚拟环境中,事实的真伪难以轻易辨认。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关系公众自身利益和安全的信息时,网友难免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选择相信甚至主动传播“相关消息”。

  根据互联网企业及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受理的举报情况来看,广大网民对少数人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发布涉暴、涉黄等违法信息,肆意传播诽谤和谣言信息深恶痛绝。

  相关专家表示,与微博等开放式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微信以真实朋友关系为纽带,更为私密、信任度更高。“朋友圈”是仅面向微信朋友的自媒体式舆论场,面对掐头去尾、出处不明的信息,用户往往难以校验真假,陌生关系无法介入其中辟谣净化。对此,2014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制定的“微信十条”,对即时通信工具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实,不仅是在即时通信工具的空间里,互联网环境中很难完全杜绝谣言的传播。对于网民而言,如何做到三思而后“信”?业内人士认为,最主要的是提高辨别能力,最好先对信息来源进行验证,或咨询身边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如果实在没有能力判断信息的真假,那么不轻易传播那些所谓的“可怕信息”,也是扼杀谣言的一种较好途径。

  另外,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金兼斌提出,在互联网应用管理中,社会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要合理合法,用户就可以进行自治监督,尽量减少对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使用的影响。

  近年,一些地方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相关管理部门、互联网企业都积极及时辟谣。此次事件中,微信团队的迅速辟谣也得到了网民的“点赞”。可见,在涉及公众利益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谣言面前,信息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出权威声音,能让谣言可能引发的危害降至最低。同时,公安部门也应加大对谣言制造者的打击力度,从根源上切断谣言扩散的出口。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