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海燕)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上市卖钱了!昨天,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宣布,本市两个林业碳汇项目近日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交易,总计“卖”出二氧化碳2697吨,交易金额8.8万元。
这是本市林业碳汇交易零的突破。这意味着,北京林业的生态产品真正实现市场化,生态效益值钱了。
什么是林业碳汇交易?市林业碳汇办主任周彩贤介绍,森林具有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林业碳汇交易就是绿化实施单位通过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经过严格的审核认定后,将其在指定交易场所挂牌出售,而碳排放单位则通过购买二氧化碳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的过程。
这次实现交易的两处碳汇林,一处位于顺义东北部,涉及杨镇、张镇、龙湾屯、南彩、木林、北小营等6个镇,总面积近1万亩。经专业部门监测与核证,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两年期间,这片林地总计吸收掉1197吨二氧化碳。
另一处碳汇林位于房山石楼镇,总造林面积1.5万亩。经监测与核证,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两年间,这片林地吸收二氧化碳1500吨。
这两处林地监测期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获市发改委签发后,进入北京环境交易所交易。其中,顺义项目1197吨二氧化碳当量,由联华林德气体(北京)有限公司以36元/吨的价格购买,而房山项目1500吨二氧化碳当量则被益海嘉里(北京)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30元/吨的价格购买。
据了解,两家购买企业均是本市认定的重点排放单位。按照本市最新规定,年碳排放总量在5000吨(含)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均为重点排放单位。上述单位每年都有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额,如果所拥有的配额无法满足自己的排放需求,就需要通过交易购买碳排放权指标。而根据去年出台的《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购买林业碳汇正是抵消碳排放的方式之一。
林业碳汇交易所得的资金,将用于碳汇林的进一步开发和养护。以顺义项目为例,随着树木逐渐生长,预计20年内碳汇总量可达9万吨,如果以36元每吨的价格计算,总收益达324万元,去除第三方机构的审定、计量、监测等成本,将有一笔可观的收益用于后续管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实施碳汇交易的卖方主体,均是林地的管护单位。未来,拥有集体林地的村集体组织,承包林场的个人、企业等,均可以开发林业碳汇,并在严格审核认定的前提下,进入市场交易。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林业碳汇项目的成功交易,不仅是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的里程碑,也是充分利用碳交易这一市场手段推进首都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价值化,实现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融资与发展的有益探索。这对于本市后续全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抵排项目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带动意义。
名词解释:
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要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公顷150.4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