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冬梅宣金祥
“2015年水稻获得历史性高产,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200来斤,尽管遭遇卖粮难,亩均纯收入还是比去年增收了100多元,咱家全年仅农业收入就达到了40万元。”今年54岁的安徽省示范家庭农场——稼农家庭农场主陈宏平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2012年,陈宏平成立了“稼农家庭农场”,也是全国首批注册的家庭农场。2013年,他又流转了305亩地,目前已拥有670亩。办场4年,陈宏平实现了四连增,尤其是去年,他用活政策加大投入,备齐了农机具,加上科学选种、植保,小麦亩产达到1286斤、粳稻亩产高达1415斤。如今,他家不仅还了债,还在市区买了房、添置了小轿车,更令老陈高兴的是,残疾的儿子也即将结婚成家。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陈宏平信心满满。他向笔者介绍了农场的发展计划,一来将继续挖掘科技增产增收潜力,通过增产促进效益的提升;二来结合化肥零增长、农药精准化、无公害化等配套的绿色增长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向绿色种植要效益;再就是,他准备发展多种经营,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确保收入不受影响。
“咱办农场这几年,年年都是大丰收,可是增收幅度不大。”在陈宏平看来,如今家庭农场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融资难等实际困难。他希望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为其加快发展注入活水。
2015年遇到卖粮难,增产难增收的现象令人困惑。陈宏平希望政府加大粮食市场干预力度,解决粮食价格持续走低问题,转变农户难盈利困局。同时,他希望市场执法监管部门加大对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严惩水分测量、磅秤、出糙检测等仪器造假以及空手套白狼等违法行为,依法保护农户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