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第一次坐火车
2015-12-28 12:37:55
 

  每次看到火车,总会想起30多年前坐火车的情景,那情那景一直栖居在记忆里。

  那一年,我正上四年级,父亲要到三亚探望亲戚,他决定带上我,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兴奋了好几天。等到父亲定下了要走的时间,父亲却买不到班车票。当时的班车极少,班车票特别紧张。我以为去不成了,但父亲决定改到黄流火车站坐火车。为此,父亲专门找了到黄流火车站坐过火车的人,打听黄流火车站售票的情况。据了解,到黄流火车站的火车约在早上7点钟,一天才一趟车,当天到火车站一般都可以买到车票。从家里到黄流火车站约11公里,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必须要走路到黄流火车站坐火车。父亲问我能不能走那么长的路去坐火车,虽然当时的我还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但我不想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信心满满地对父亲说,我和他一起走路到黄流火车站坐火车。看得出,父亲当时还是有些犹豫,但那时难得出门一次,也许他也觉得是一次带我出去的好机会,最终决定带我一起到三亚。

  那天,大约是早上4点钟,我还在睡梦中,父亲便把我叫醒,穿好衣服,就跟着他出门了。当时已是秋天,雾气较大,露水较重,夜里有些寒意,父亲怕我着凉,还专门用一条毛巾包住我的头。天很黑,在夜幕中,父亲身上斜挂一个装衣物的袋子,一只手抓着搭在肩膀上装着花生和糯米的蛇皮包,一只拿着手电筒,走在前面,我紧跟在后面,一步一步往前走,父亲不时地转过头看我。大约走了5公里路后,我开始放慢了速度,走在前面的父亲停了下来,问我还能不能走,我咬着牙回答:“可以。”这时,父亲用持手电筒的手拉着我,继续往前走。再走了几公里后,我的腿越来越沉。父亲说,他背我走一段,但父亲身上的负重已经很多,我和父亲说,停下来休息一下,自己再继续走。休息10分钟左右,我们又开始赶路。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最终,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晨曦初现时,我们来到了黄流火车站。这时,车站已熙熙攘攘,许多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买车票。父亲也跟在人群后面,排队买车票,我则跟在父亲的后面。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轮到父亲买车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售票员对父亲说,票已经售完了。父亲一听急了,上前跟售票员说,自己带着儿子从佛罗走路过来坐火车,急着赶去三亚,能不能帮帮忙。售票员说,没办法,今天人太多,平时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排在父亲后面的还有几个人,也没有买到票。父亲非常懊悔,不断自责,说要是早一点到就好。我一直兴奋的心,也冷了下来。我想,要不是我拖了后腿,应当会早一点到,就能买到火车票了。正在父亲在自责的时候,一个人匆匆忙忙走过来,说要退票,刚好两张。父亲立即和售票员说,把票转给他。也许售票员被父亲的情绪所感染,我听到他连声说,不急不急,会将票售给他。买好票,父亲转过来,激动的对我说:“买到了、买到了。”这样的剧情反转,使我们的三亚之行出现了转机,父亲松了一口气,我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旁边没有买到票的人,叹着口气离开了。看着他们,此时的我们是幸运的。

  过了20多分钟,火车开始进站了,我和父亲坐上开往三亚的火车。此刻,还不谙世事的我,虽然坐在舒适的车厢里,但还是想到一大早走路到车站,和在车站买票的过程,心里也感觉到坐上这趟火车真不容易,要是多一些班车、多一些火车就好了。也正是这种不容易,让我对这次坐火车的经历刻骨铭心,始终不能忘怀。记得,我当时和父亲说:“为什么班车和火车那么少?”父亲笑着回答我:“以后会多的。”那时的我只是半信半疑,但还是在懵懂中沉淀在记忆里。

  如今,父亲那句“以后会多的”终于成为现实。从老家出行,或从外地回老家,有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一年比一年方便,动车运行后,我们这些外出工作的人员,回家又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老家出行也更方便了。同时,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手机等快捷方式买票,让自己的出行时间更容易把控。不会像儿时,要花几个时走路到很远的地方,去购买不可预知的车票坐车。

  儿时坐火车的记忆,是一种人生的经历,更是一种社会的痛点。的确,当这种痛点不再成为另一个时代的人的痛点时,我们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父亲那句“以后会多的”,让现在的我明白了,这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期望,也是一种对岁月的坚守,更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海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