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2月23日电(记者曹国厂)这些天,天刚蒙蒙亮,河北省南和县三召乡侯一村村民张红俊就起床给猪崽添料、加水。看着20头肥壮的猪崽,张红俊满脸喜悦:“现在正是猪崽成长关键期,料水都得跟上。按现在市场价,春节前这茬猪售出后,能净赚6000多元!”
53岁的张红俊前些年因病致贫,老两口生活艰难,能靠养猪脱贫致富,得益于县里为他“量体裁衣”制定的扶贫方案。今年6月初,南和县组织8个工作组分别深入8个乡镇,对全县贫困户进行摸底,精准掌握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劳动能力、创业意愿等实际情况,确保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漏一人,最终锁定1974户扶贫家庭。张红俊被纳入帮扶行列。结合他的实际情况,县乡干部为其定制了养殖脱贫规划,并帮助他与本村养猪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关系。
合作社为张红俊提供猪崽和养殖技术,帮助销售成品猪,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贫困户提供饲料、兽药等,待成品猪出售后再还前期费用。11月底,张红俊饲养的第一批成品猪出售。“第一茬10头猪净挣了3000元,扶贫真是扶到了咱心坎上了!”张红俊说。
南和县是省级扶贫工作县,经济基础较薄弱。县委书记李超英说,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要着眼贫困户实际,“量体裁衣”制定方案,更要干部和群众齐发力、同攻坚。
针对1974户贫困家庭实际,南和县确定了科技脱贫、金融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创业脱贫、分类脱贫和干部兜底脱贫等“七大工程”,并分别制定了可行性脱贫方案。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因缺乏资金或项目的贫困户,实施金融脱贫、产业脱贫或创业脱贫,进行资金、项目帮扶;对于因教育负担过重形成的贫困户,组织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帮助其通过职业或高等教育实现创业;对于无劳动能力、鳏寡孤独贫困户,实行干部兜底,改善贫困现状,最终实现2017年全县1974户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另外,南和县还制定了“一年千户脱贫计划”和“321”分包责任制,即2016年、2017年每年脱贫1000户,每名县级干部分包三户贫困户,科级干部分包两户,股级干部分包一户,“1对1”结对、点对点帮扶,提高脱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贾宋镇苏史张村是南和县去年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这个村共有贫困户224户,992人,其中贫困户达178户。苏二高是村里的扶贫户之一,去年以来,在镇干部陈贺平帮助下,按照金融扶贫政策规定,苏二高从县农村商业银行获得5万元无息贷款,发展了2个设施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在他精心管理和技术人员指导下,不到一年时间就还清了贷款,蔬菜大棚也成了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在苏二高脱贫经验的启发下,这个村确定了发展蔬菜种植的产业扶贫路子,县乡政府从资金、技术及种植区配套设施上进行帮扶。目前,这个蔬菜种植项目区共扶持80多个贫困户,预计户均增收达25000元以上,有望实现全部提前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