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从“小黑屋11人”到6亿用户 揭秘微信创新密码
2015-12-09 10:49:00
 

  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想必不少人的答案是:刷一刷微信。当然,也不乏在朋友圈点赞中进入梦乡的“依赖族”。5年前才上线的微信,无疑已经改变了不少国人的生活方式。对很多人来说,微信已成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但微信背后的团队却以低调著称,与当前移动互联网产品不停打口水仗、争上头条的风格迥异,微信鲜见于报端。

  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做这个产品?他们如何能够不断“生产”创意?靠什么俘获用户的时间?新华社记者走进位于广州的微信总部,以寻找“微信力量”背后的“创新密码”。

  从11名研发者到6亿用户

  微信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1亿,只用了433天,而第二个1亿耗时仅4个月

  位于广州海珠区的TIT创意园,处处是绿树掩映下的红砖屋,一些被留作装饰的废旧机器告诉人们,这里曾是广州纺织机械厂的厂房。拥有6亿用户的微信总部便设于此。与一般大公司在一栋写字楼里不同,微信员工分布在6栋挨着的“大厂房”里。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过去的厂房楼层比较高,给人的感觉很开阔,很多同事在这里天马行空地‘生产’着创意。”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总经理胡仁杰说。

  一栋办公楼大堂里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在线用户的数据,代表用户的一颗颗小星星密密麻麻地“点亮”了世界地图。10月10日下午3点19分19秒,记者在这里看到,全球同时刻在使用微信的用户数是3亿多,除了3亿中国用户,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还有数千万用户同时在线。

  这一切源于5年前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一个11人的小团队。作为其中一员的微信基础产品部设计总监翁乐腾告诉记者,2010年下半年,一个手机即时通信应用(SNS)的小团队开始投入研发。不到4个月时间,微信1.0版于2011年1月上线。又4个月后,标志性的语音聊天功能的2.0版发布。

  当时,国内外都不乏同类的手机应用,有启发创始人张小龙而开始微信研发的Kik,也有国内比较早提供免费发短信服务的米聊。由此,微信上线之初,还未逃离“腾讯式抄袭”的骂名。

  当“摇一摇”和“附近的人”两个新功能推出后,微信开始区别于其他手机通信应用,也把竞争对手逐步甩在身后,业内甚至当时就已判定其他同类软件的“死亡”。

  朋友圈的推出,让微信从此站稳了“江湖地位”。在这一版本发布3个月后的2012年7月,微信用户突破2亿。此后,伴随着公众号、微信支付和小视频新功能的推出,微信的用户数以几何级数攀升。

  如今,一块用巨大的黑色铁板铸成的Milestone(里程碑)立在创始人张小龙所在的办公楼下,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微信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1亿,只用了433天,而第二个1亿耗时仅4个月。到2015年二季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6亿,公众号超过1000万个。

  微信也成为一款中国自主推出的国际性应用,目前有着20多个外语版本和几千万海外用户。在竞争残酷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微信的异军突起被认为是业界的一个“传奇”。

  永远的“测试版”不伤害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断打磨出来的

  在互联网世界,用户体验至上被奉为圭臬。作为创始人的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小龙在微信上线一开始,每天花6到8个小时,自己上网浏览用户关于使用体验的帖子。这被认为是微信把用户体验视为产品生命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其产品迭代过程则将这一原则发挥到极致。

  创始团队成员之一的微信基础事业部开发总监陈岳伟说,“在微信正式发布之前,内部前前后后开发了数不清的小版本,基本上是3天一个小功能、一周一个大功能的更新。发布之后也是beta版(测试版),正如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所说的‘互联网产品永远都是测试版’。”

  朋友圈功能发布前的不断测试,可见一斑。一开始,开发团队选择用英文字母A、B、C来标注版本,可26个字母用完了,都还没有改出一版满意的,于是只能用阿拉伯数字接着标。到产品上线时,内部已测试了34个版本。

  “成就微信的今天,也可以说是微信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体验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断打磨出来的。”参与摇电视项目的微信产品经理刘晓璇说。也是在这个理念刺激下,摇电视功能的创意得以开发。当时,用户已可以通过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电视互动,但这个动作显然对用户来说还不够“友好”,让用户不离开沙发、只需拿起手机挥动几下即可参与电视节目互动这一小小的细节,让摇电视得以风靡全国,走进了亿万家庭,在2015年春晚创造了每分钟8.1亿人次同时摇的纪录。

  “滑梯文化”背后的扁平化团队

  只要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来上班都没问题,给员工尽可能多的自主性

  提到这些“战绩”和理念,自然要把目光投向甚少在聚光灯下的微信团队。与将厂房改造成办公楼相比,微信办公区设置的多个三楼直通一楼的巨型滑梯更显得“有点例外”,包括马化腾在内的许多高管和微信员工都体验过这种“畅快”。这个与大公司显得有点“画风不搭调”的装饰恰恰是微信“活泼”风格的体现。

  随着微信的发展壮大,团队从创始之初的11人增加到如今的1400多人。然而,这么大的团队依然保持着创业团队的面貌:平均年龄27岁,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

  为了保持开发者与用户群的“同步”,除了整体年轻之外,这里还大量招聘使用90后实习生,并作为未来团队成员的后备军。“可以说,90后在驱动微信新产品的进展,如果用户的主流人群不喜欢,你就可能很难活下去。”胡仁杰说。

  为了适应年轻人的节奏,微信团队不打卡、不坐班,实行弹性工作制。如果上午十点钟你来到办公区,可能见不到一个员工。午饭后,这里才开始忙碌起来,晚上更可能是灯火通明。

  “不是鼓励加班,也不鼓励‘夜猫子’,弹性工作就是告诉员工,只要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来上班都没问题,给员工尽可能多的自主性。”腾讯集团公关部助理总经理张军说。

  没有层级的隔阂,让沟通变得更高效。在胡仁杰看来,“尽管微信单独看已经相当于一个大公司的规模,但实际有点像大学,也像一个‘创客集团’,运作扁平化,这里看不出谁是领导,只是技术团队聚在一起做事。”

  参与春晚抢电视产品开发的苏畅认为,微信之所以能够不断有新功能推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团队的任何人一旦有了一个创意,可以立即找到相对应的同事进行讨论,很快就可以做出样品来。这样的执行力造就了每个人的创新动力。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说法叫“秒懂”,意思是团队成员之间思想碰撞很快,很容易达成共识。“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一个又一个兴奋点,对年轻人来说,看到我们参与开发的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成就感很强大,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想延续微信的‘传奇’,这就是我们的自驱力。”

  精准匹配资源防止“营养过剩”

  用户达到1000万时还是原先的十来个人在做这个项目

  当“微信是如何立项的”这个问题被抛给微信团队时,他们感到很“错愕”,甚至不明白何为“立项”。出乎一般想象的是,这个惊动了腾讯公司高层的决策,并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在当时腾讯广州研发中心所在的南方通信大厦一个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11个创始团队成员就开干了。除此,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支持”。

  创始团队成员翁乐腾说,“微信其实是腾讯公司内部的一个创新创业产品,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冲出来的。”在微信用户不断攀升后,微信团队才得以逐步扩容。用户达到1000万时还是原先的十来个人在做这个项目,用户突破1亿时,团队才增加到100人。去年5月,腾讯集团成立微信事业群,合并了一些其他业务到微信团队,这时增加到700人。

  “不会匹配超越现有市场状况的资源”,这一原则贯穿于微信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项目中。摇电视项目源于微信的创新1组,当时只有5个人。成员之一的冯岳告诉记者,去年10月与湖南电视台谈合作时,团队增加到八九个人,到2015年春晚面对数亿用户时,也只增加了3个人。目前这个团队维持20人左右,业务范围则覆盖了全国400多个电视台。

  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总经理胡仁杰说,在微信团队,不可能出现上一个新项目,一下子就配几百号人、各种财力、物力资源“重仓”投入的情况。市场经验表明,匹配超过现有市场状态的资源反而会导致“营养过剩”,所以微信坚持的是动态资源匹配,当一个新项目显露出市场前景时自然会有更多资源投入,反之,就会被快速叫停。

  当时,在腾讯集团内部,与微信同时启动研发的还有QQ通信录等几个新项目,最后微信发展起来被用户和市场所接受,其他几个团队随后相继被拆分到微信团队从事新的工作。类似的内部竞争被称作“跑马”,也有人说是“狼斗”。“跑马”是为了保持每个团队的斗志,先把自己的产品打败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这样对记者说:“微信自一开始就是竞争的产物,只有竞争才能产生更好的产品。”

  “小黑屋”里的小步快跑

  几乎所有的墙面都用特殊材料做成了可写可擦的“小黑板”

  微信创始团队如今被内部称作“小黑屋11人”。这是对起步时工作环境的一个形象说法:原是一间会议室,编程、UI(用户界面)、产品等各个环节的同事把电脑都搬进这个房间,在一起工作。“背后的理念是快速沟通、平等沟通、快速决策。”微信基础产品部开发总监陈岳伟说。

  他们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晚上11点聚在一起讨论前一天的方案直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同步”,就是把讨论后的方案周知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同事;接下来就是把想法做出来,体现到产品体验中。针对做出来的demo(样品),继续下一个如此的循环。

  一个小细节反衬了这个团队对快速沟通的极致追求。在微信的办公区,记者经常看到,三五个人围着大平面的立柱讨论。这里几乎所有的墙面都用特殊材料做成了可写可擦的“小黑板”,团队成员可以在墙上写出沟通要点,或者直接画出UI的设计图。

  朋友圈被认为是微信最成功的创新之一。谈及开发之初的情景,翁乐腾说,“我们很推崇‘小黑屋’的做法,从启动到上线不到5个月时间里试验了数百种想法”。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界,小步快跑为微信赢得了生存空间。

  如果从用户数来看,微信已经成长为一个“巨无霸”,但这个团队依然保持着“小团队”作业的传统。他们认同这样一个“法则”:如果一件事情三五个人做不好,那么三五十个人也做不好。因此,无论微信本身,还是后来微信内部的新功能开发,一开始都是几个人先去试。

  胡仁杰告诉记者,内部各个团队基本维持着几十人的规模。“小团队才能减少沟通成本,市场变化太快,如果你的沟通决策程序太过复杂,可能等你走完这个程序,这个产品就没有做的必要了。”

  如何保持敏捷?微信的开发者们告诉记者,他们自身都是“重度用户”,让每一个开发者都成为接触外界和用户的触角。腾讯公司公关部助理总经理张军说,创新并不仅局限于开发出一款“空前”的产品,更重要的是维持这个产品旺盛的生命力,微信每时每刻都在跟用户互动,创新是无限的。

  微信创新经验谁能学

  微信的成功尽管难以简单复制,但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其保持创新的做法和机制可以借鉴,尤其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也可以培育“双创”的强劲动能。

  “双创”不只是草根的舞台,大企业具有“双创”的资源优势,应积极探索“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的创新路径。大企业可以实行内部“跑马”的方式上马和扶持新项目,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员工从单一的执行者变身创业者和合伙人,一旦项目成熟,可采取持股的方式支持其“自立门户”,不仅使国有资产增值,也激活了大企业内部蕴藏的“双创”能量,并形成企业自有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用产品和市场导向倒逼创新不断迭代,鼓励“破坏性创新”。国有企事业单位需再造现有的创新项目运行机制,避免“富营养化”导致新项目“未大先衰”,长成“小老树”。现阶段在一些领域还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国有企业和研发机构尤其需要打破固有格局,以“自己与自己竞争”的勇气和智慧,实现自我迭代创新。

  政府需营造创新“软环境”,从单一的给钱、给场地到重塑全社会创新价值追求,培植一个“创新森林”生态体系。从教育到一个个社会创新载体乃至政府部门的评价机制,都需要给自由探索和不断试验足够的空间和宽容,让创新链条上的每一个个体和要素都能以不同的方式释放和实现其价值,从而保持“创新森林”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赵东辉、叶前)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