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河北平泉县生态治理新模式一泓清水送京津
2015-12-11 22:28:18
 

  新华网石家庄12月11日电(陈彦华)在河北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技术员王辉走进辽河源水土保持监测站的监测小区,记录下自动监测仪上的数据,这些反映降雨产流、径流泥沙和水源涵养等情况的数据将报送经专家分析,形成治理辽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具体方案。

  “辽河源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建成使用,为及时掌握水土流失情况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作为全国五十个监测点之一,我们将逐步提升设备技能,实现监测数据网上传输。”平泉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局副局长杨昆平介绍,在监测区域根据地形,分布着森林、草地、林地、山地等6个监测小区,采集出各种地形水土流失的相关数据。

  平泉县既是京津地区的水源地,又是辽蒙风沙南侵的生态屏障区,特殊的地里位置和生态环境现实,决定了平泉肩负着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构建京津绿色屏障的历史重任。水土流失是影响京津周围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把风沙挡在家门,将清水送到京津”,平泉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建设,有效减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进程,而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站只是水保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泉县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工程、坡改梯工程等,四年来,京津风沙源水利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290平方公里。“山上植树种草保水土,坡耕地退耕还林调结构,川地节水灌溉增效益,沟川闸沟筑坝护堤岸,远山封禁治理搞修复”,平泉县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五围治理模式,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

  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到山湾子水土保持工程,从五围治理模式到更为全方位的立体治理模式,平泉正在找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力促保护生态与农民增收“共赢”。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