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甘肃西和尾砂泄漏事件:西汉水西成大桥监测点水质实现达标
2015-12-09 14:45:30
 

  新华网兰州12月9日电(记者连振祥)甘肃省西和县陇星锑业公司尾砂泄漏事件处置工作持续有效推进,据12月8日零时至8时监测数据显示,西汉水西成大桥断面水质实现达标,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西和陇星锑业尾砂泄漏发生后,甘肃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应急监测组,在太石河、西汉水河流断面设置7个监测点开展应急监测,截至12月8日,共采集水质监测样本8000余个,提供有效监测数据约4600余个,为专家提供数据290余个,为优化治污方案、有效开展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连日来的治理,12月8日零时至8时监测数据显示,西汉水西成大桥断面(距出省断面80km)锑监测浓度连续8个小时持续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毛坝大桥断面、镡河大桥断面、建村断面(出省)等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且持续向好。

  11月24日上午9时,西和县接到报告,陇星锑业公司崖湾山青尾矿库二号溢流井隔板破损出现漏砂。经初步勘查,约3000立方米尾砂溢出,经太石河流入西汉水,污染区域跨甘肃、陕西、四川三省。

  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做出重要指示,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领工作组及专家赶赴现场指导,甘肃省政府启动了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二级响应,全力展开了治污工作,采取了切断污染源头,迅速修复破损的尾矿库溢流井隔板,新修拦水坝截留受污染水体,投放治污药剂、降低水体锑含量,严密监测水质变化、确保沿线群众饮水安全等措施,使治污工作有序科学推进。

  记者了解到,陇南市先后投入人力3万余人,大型机械230余台及13万条编织袋等物资,在太石河、西汉水流域设置拦截坝和围堰109个,并且通过水电站、水库调蓄,筑坝、分流、引流等方式,5天时间里在陇南境内拦蓄河水660余万立方米,减轻了下游行洪压力,有效控制了污染物下泄,为治污赢得了时间。

  另据陇南市纪委提供的消息,西和县环保局监察大队队长尹志远和太石河乡党委书记刘峰,因涉嫌迟报尾矿库尾砂泄漏事件被停职检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