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2月8日电(记者冯国)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部的甘泉宫遗址,是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中心之一。通过对遗址的勘探,中国考古学家首次确认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为中国古代繁盛的“仙人文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汉武帝夏季经常在此离宫办公。现存遗迹主要有外墙、门阙、大型建筑夯土台基、西门门址等,遗址内涵较为丰富,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员完成了甘泉宫遗址8平方公里范围的无人机拍摄及2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测量,目前完成普探面积40万平米、重点勘探面积10万平米。发现围绕一号、二号墩台分布的5处大型建筑遗址以及多处遗迹现象,包含夯土基址150处、柱础石177个、石砌基址6处、踩踏面4处、鹅卵石散水3处等。
《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时“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以祭天神。”涉及西汉皇帝来往甘泉宫时,则记载有“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武帝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来,初元元年以来亦二十来。”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甘泉宫的兴盛与重要。
主持考古工作的肖健一研究员认为,众多建筑遗址围绕的中心处一号、二号墩台应当是汉武帝时修建的所谓“通天台”。根据对二号墩台的考古工作,发现其为高约15米的三层夯土台基结构。底部平面长方形,南北长74米,东西残宽57米,高约2-4米;中部近似方形,南北长40米,东西残宽36米,高约4-6米;顶部近似方形,南北长21米,东西残宽20米,高约4-5米。
让人兴奋的是,在二号墩台(通天台)的三层台基上,共发现柱础石18处,东侧、北侧发现曲尺形的石砌基址,给后人想象甚至重构汉武帝版“通天台”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顶部的台基中央发现了长10至11.5米、深约2.5至3米的近似圆形的红烧硬结块,结合周围深厚的红烧土遗迹,专家推断二号墩台(通天台)毁于大火。
《史记》的《蒙恬列传》中谈到秦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缘此一般认为甘泉宫遗址区域(秦有林光宫)是秦直道起点,汉甘泉宫遗址最近的考古工作为此提供了重要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