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甘肃陇星锑业尾矿泄漏应急处置取得阶段成效 出境断面锑浓度逐步下降
2015-12-08 10:35:00
 

  原标题:甘肃陇星锑业尾矿泄漏应急处置取得阶段成效 出境断面锑浓度逐步下降

  ◆中国环境报记者吴玉萍通讯员胡海鹏11月24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甘肃陇星锑业公司崖湾山青尾矿库发生尾砂泄漏事故,事发原因是二号溢流井隔板破损,导致溢流井周围大量矿浆流入涵洞,与库区积水及山体来水混合后流至太石河,河水经西汉水流入陕西境内。经初步勘查,约3000立方米尾砂溢出,其中有7.88吨锑随尾矿砂流入太石河。由此,一起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了甘陕川3省的跨界污染。

  锑有毒性,会刺激人的眼、鼻、喉咙及皮肤,持续接触可破坏心脏及肝脏功能,吸入高含量的锑会导致锑中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锑列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1mg/L。

  事件发生后,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分别作出批示,要求依法处置,做好监测工作,科学有效处置污染源。甘肃省政府及时启动了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二级响应,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按照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工作组和省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专家组意见建议,全力组织开展截流、减污、清淤及泄洪等工作。甘肃省环保厅3名厅级领导带领环境应急、污防、监测、固废处置等相关处室业务骨干30余人组成前方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陇南市政府开展应急监测和污染处置。

  应急监测及时准确,为指挥部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11月25日9时,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成应急监测组赶赴事发地河流断面开展应急监测。根据陇南市前期监测数据和调查情况,应急监测组与陇南市环境监测站共同制定了监测方案,将前期设置的20个监测点位优化调整为7个,分别是太石河事发点上游、太石河汇入西汉水上游、西汉水镡河大桥等6个断面和尾矿库涵洞排水。

  为确保完成指挥部要求的两小时出数据的监测要求,应急监测组成立了4个应急监测实验室。截至目前,事故现场监测人员达到180人左右,应急监测车辆投入40台,高性能应急监测车两台。

  同时,应急监测组积极配合专家开展治理工作,为确定底泥危害程度,对一些点位的水质样品及河流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采集监测,为专家制定治污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开展了重金属其他指标监测,对毛坝大桥、镡河大桥、建村断面的钼、钴、铍、硼、镍、钡、钒、钛、铊等金属元素进行了监测。

  截至12月5日,共采集水质监测样本约7000余个,提供有效监测数据约4000余个,为专家组提供数据120余个,编制上报210期应急监测快报,发布手机信息报210期。

  经综合分析,各监测点铜、铅、锌、镉4个项目监测结果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要求,出境断面锑浓度从最高0.6073毫克/升下降至0.034毫克/升,呈逐步下降趋势。

  科学指导清淤截断工作,有效切断污染源

  事故处置期间,甘肃省陆续邀请水利工程及环境治理、修复、损害评估等领域14名专家,参与事件应对工作。根据专家作出的结论,甘肃省及时制定了《陇南市西和县陇星锑业公司尾矿库尾砂泄漏事件污染物处置方案》,强化源头截污措施。

  在前期对尾矿库上游溪水截流外排、设置临时围堰对出水口尾砂沉淀降解的基础上,省市县积极组织力量搭建浮桥和安全操作平台,抢时赶点、彻夜奋战,于12月1日凌晨2时安全完成了溢流井破损口封堵抢修,切断了污染源。

  根据专家的意见建议,境内3座水库全部下闸蓄水,投入人力物力及大型机械,修建截水堰198座,对流入太石河、西汉水河道的污染水体进行有效拦截,于12月1日凌晨5时实现太石河断流。同时,对尾矿库下游围堰内和西汉水沿岸、太石河沉积在河床的尾砂进行清理转运,累计清理河床尾砂6120吨。并对围堰群和拦截坝中的污染水体投放治污药剂进行降解处置。

  连日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各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截至12月4日20时,已建成并蓄水的129座截水堰有序开堰放水。

  准确设置投药点位,不断降低水体污染程度

  甘肃省环保厅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和省级专家团队,现场指导陇南市政府开展现场化学药品投放,提高含锑污染物降解效果。主动协调陇南市政府指派公安系统,调派警用车辆,护送运酸车辆顺利抵达事故现场;对60多名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和药品投放培训,并在除锑工程现场划定安全投放区域;指派环保工作人员对药品投放工作进行实时指导,确保投药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截至12月5日,共布设临时除锑工程投药点3个,分别为太石河山青村、康县观音峡、镡河乡土蒿村。3个投药点累计投加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80吨、硫酸亚铁37.5吨,现场储备酸64吨、铁盐91吨。

  为吸取此次事件教训,甘肃省于11月26日下发了《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通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要求各地认真按照要求开展检查,做到不漏一库,不放过一个隐患。

  为确保排查工作扎实有效,甘肃省环保厅又下发了《关于对尾矿库环境隐患排查工作开展督查的通知》,要求督查组必须认真负责,对督察的每个尾矿库落实痕迹化管理要求,现场检查笔录和填报尾矿库隐患排查登记表。

  甘肃省派出3个督查组已于12月3日开始,对8个尾矿库重点市州,特别是沿黄河流域(甘肃段)和敏感环境区域尾矿库环境风险排查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察。

  截至记者发稿,前线应急监测和污染处置组仍在有序进行点位监测、投药降污和污泥清理工作。根据目前的流域水量和处置进度,专家预计8日出境断面有望实现稳定达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环境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