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不管平时还是周末,只要一个电话就来”
2015-12-02 07:50:00
 

  原标题:“不管平时还是周末,只要一个电话就来”

  本报记者文洪瑛陈涛

  一个岗位坚守32年,一心只想为农民做好生产服务,周翠梅,一个普通的基层农技员,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像一朵梅花,历经风霜仍傲然绽放。

  自学成才的农艺师

  1983年,周翠梅从芦溪县宣风职业中专的园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银河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工作。

  学历不高,还不是农学专业,但性格倔强的周翠梅并没有气馁,一心就想着必须多学农业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在周翠梅办公室的书柜上,满满摆放着各种农业方面的书,上面是密密麻麻手写的注释,拉开抽屉,里面整齐码放着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的毕业证。

  “她就像个小学生,一有空就请同事甚至老农民帮她解答各种农业技术问题,当年的老站长李招金、郑万怡等一批老专家都是她时常‘纠缠’的对象。”银河镇副镇长杨学红笑着告诉记者。

  三十多年的不断学习,让周翠梅从一个外专业的中专生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技术专家。

  说起周翠梅满肚子的“农技经”,记者在田间地头随机采访的农民兄弟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夸奖:“周站长真是厉害,她只要来田里查看一下稻秧情况,再结合检测员的检测结果,就知道用什么药、用药的量和兑水的量、喷洒农药范围什么的,效果好的很!”

  32年坚守基层推广农业技术

  通过不断的学习,年轻的专家周翠梅又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一点一滴反哺给生育她、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和广大乡亲们。

  “不管是平时还是周末,需要她帮忙的,只要一个电话,要么电话里就告诉你办法了,要么就会一个人或者带着农技员赶过来。”57岁的墨溪村村民陈光明说。

  长年在生产一线工作,知道农村的实际需要,在2001年担任农技站长后,周翠梅一方面紧抓农技站建设,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另一方面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农技推广的关键点。

  短短几年间,周翠梅和她的同事们就建立20亩永久性的科研、实验和示范基地,新建和改造了科研与办公用房,为创建全省一流农技推广站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周翠梅的带领下,农技站成为全省一流的八站合一的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共参与实施国家、省、市、县下达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项目130多项,通过“水稻旱床育秧、水稻再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机械化栽培”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达120多万亩,增产粮食1.2万多斤。

  农民增产增收的贴心人

  “想方设法帮着老乡多种、种好、增收、致富,是我们农技员的本职和天职。”农技站的同事江涛告诉记者,多年来周翠梅一直这么叮嘱大家,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带领农民增加种粮之外的收入,除了引进、筛选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油菜、蔬菜及其他旱作的新品种外,周翠梅还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种植、垄沟种植、间作套种、西瓜幼苗嫁接等一批新技术、新方法,使全镇每年高产高效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以上,人均收入增幅达900元以上。

  一心为农民、勤恳敬业的周翠梅,长年和老乡们打成一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信任,记者在一路采访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深刻感受到她在广大干部群众心目所享有的声誉。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农民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