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别鸣、实习生邓冶)10日晚,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套着一件米黄色羽绒背心的勒·克莱齐奥,走进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今年已经75岁的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当晚,是他这次在武汉的第一堂课,主题是“想象与记忆”。
作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文学家,勒·克莱齐奥以一句汉语“你好”展开了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他一再表示,自己与中国文学联系密切。
“我是一个作家,喜欢回忆过去,作家或许是最喜欢感怀的,在中国叫悲秋之怀。”勒·克莱齐奥说,作家都会怀旧,李白会怀旧,老舍会描写古代中国消失的世界,他说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希望下一代人能好好生活,让生命延而不断。这可能就是中国文学艺术源远流长的源泉。
“老实说,作家是不该写回忆录的。”勒·克莱齐奥表示,写作首先是属于当下的行为。普鲁斯特的作品绝不是一种记忆的联系,而是一种再创造,展现的是布满神精的存在。而老舍则在《四世同堂》中将依稀逝去的世界重新展示,且这一世界因作者的存在而存在。
勒·克莱齐奥回忆,他曾经读过一本翻译成德语的中国名著——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对梦境的阐释令他从此对中国的诗歌文学感兴趣。
对于同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勒·克莱齐奥表示,莫言的作品用暴力、幽默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和生活经验,这也是他可以称为伟大作家的原因。
他说:“自打提笔写作开始,是什么滋养了我的创作,回想起来我发现相较于幻想,回忆的比重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