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广钢白鹤洞地块即将做土壤修复
2015-10-22 05:39:12
 

存放着广钢北区挖出的33万立方米土壤的两个充气大棚。

  挖出33万m3土壤 修复花费超4.3亿

  广州日报讯(记者杜娟摄影报道)不少市民发现,在广钢白鹤洞地块的工地上有两个巨型白色大棚,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进行土壤修复!里边存放了从白鹤洞地块北区挖出的多达33万立方米的被污染土壤,土壤修复工作即将开始。据悉,这两个白色大棚是亚洲最大跨度存放污染土壤的膜结构大棚,将进行修复的土壤体量堪称广州乃至广东最大。而修复这些被污染的土壤,广钢集团需要支付4.399亿元。

  铅最大超标179倍

  2011年,广州市明确广钢集团与宝钢集团重组,广钢基地关停搬出市区,空出1.68平方公里土地,也就是白鹤洞地块,分为南区和北区两部分。目前北区地块已经出让完毕,南区还没有开始出让。

  2013年12月,广钢委托广东省生态环境和土壤研究所编制《广钢集团白鹤洞地块(北区)土壤状况调查及修复方案》。结果显示,广钢地块有51.75万立方米受污染土壤需修复,其中北区量最大,污染土壤量近2/3。

  广钢新城“AF040137、AF040138地块项目”环评报告调查内容为:广钢北区污染土壤区域有电炉分厂、炼铁分厂、连轧分厂、金业钢厂、废渣填埋场,总污染面积6.8万平方米,污染深度1.65米~5米,总污染土方量为333385立方米。

  该环评报告同时显示,北区土壤中超标的重金属有铅硒锌砷汞铜镍铬8种。铅、硒、锌超标较高,分别是28.6%、21.1%,10.5%,铅最大超标倍数179.2倍。而监测16种多环芳烃中超标的有11种,苯并(a)芘最大超标58.4倍。土壤需要修复。

  在大棚内全封闭处理

  那么,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如何修复呢?广钢集团方面表示:“根据调查结果,广州市环保局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对广钢白鹤洞地块土壤修复方式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决定采取‘原地异位’的修复方式。”就是将污染土壤从污染地域按相关要求清运到指定堆放场地后集中进行修复。

  为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广钢集团在白鹤洞地块南区建设了亚洲最大跨度存放污染土壤的膜结构大棚,2014年11月已将白鹤洞地块(北区)的所有污染土壤按照方案要求清挖、运输、暂存至该膜结构大棚。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原地异位修复,主要是热处理修复和土壤淋洗修复相结合的复合方式,适当辅以填埋。

  曾于今年9月份参观过广钢污染地治理现场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修复厂房未建设、修复设备没有进场,环境监理等各项工作都未开始。广钢地块修复预计将持续1年,预计到明年7月才能修复完成。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