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张培君黄岱昕
话题背景
农民不仅是身份,更是一份职业;农业的发展,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网友有如此美好遐想,源于河南省政府与农业部共同签署的一份合作备忘录。网友说:“将来当农民,会是一份好工作。鼠标轻点,大米就卖出去了,是不是很时尚?”
10月16日,省政府与农业部在北京签署共同推进河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作备忘录。经省部充分沟通协商,“十三五”期间,双方将在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共同推进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故事
蔬菜大棚科学管理收益好
大河网网友印象新农
今年夏天,我参加了学校“三下乡”活动,到内乡县灌涨镇杨岗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看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农村老百姓的收入飞速增长。
全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是冬暖式日光温室蔬菜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标准化的日光棚、科学化的管理,造就了绿色无公害生态蔬菜基地的美誉。占地约1000亩的大棚,让全村基本做到劳动力不外出,在家门口把钱赚。全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人均水平,达到了小康村的标准。
不仅生产用上了科技手段,村委会还通过网络建立销售平台,使农民不愁销售,更安心地经营土地。
新型农民活少收入高
大河网网友申小雪
上个月我有幸参加一次网友活动,走进了鹤壁一家现代化农业产业集团。正值玉米丰收的季节,几千亩玉米田,却见不到人们挥汗如雨奋力收割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与整地机,在有条不紊地收割作业,收割完的土地马上被紧随其后的整地机进行翻整,用以秋收过后冬小麦的种植……这样的机械化耕作方式,将原本需要众多人力近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劳动量,压缩到仅需操作机械的工人几天就能完成。
据当地的老乡介绍,目前他们这里玉米从种到收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老乡说,他和周围的许多村民目前都是这个农业产业集团的员工,有的是以土地入股,有的是应聘上岗。“活少了,收入却提高了,集体住上了楼房,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网聚观点
带着梦想回乡做个时尚农民
大河网网友“云中山”:如今,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变局中,广大乡村正显露日益蓬勃的生机,“互联网+农业”为现代农业催生出无限的想象。背上行囊,带着梦想,回乡村去!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年轻新农人追梦田园,已是乡村建设中一道绚丽的景观。
@ac918:互联网在农业领域大有可为,比如现在遍地开花的土特产网店,让农产品卖出高价。为捍卫食品安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已经在路上。将来,播种、施肥、浇水之类的农活,几个人借助电子设备就能精准控制了。
提升科学素养赢得尊重
@史小东:应当开辟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渠道,农民离开农村成为永久的城市居民应该受到鼓励,年轻人愿意经营农业成为职业农民,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农民爱茶: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将来我们种地都用高科技
@首都农经:未来农民种地,要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
大河网网友“兔佳妮”: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长久以来农民给人的印象。希望将来我们河南人种地都用上高科技手段,例如无人机就是个好帮手。
专家连线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化的农业生产与经营者,即新型职业农民。”10月19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唐华仓接受采访时说。
“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严重短缺。”唐华仓认为,现代农业是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约的产业,土地规模化和现代化机械的运用是其重要特征,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是其发展必然要求。新型职业农民从哪里来?“按照国外的经验,作为职业农民,必须持证上岗,即经过一定程序的培养学习,才能取得从事农业生产的资格。”当农民的身份职业化以后,农业就会变成一个开放的产业,农民就会变成产业工人或者经营者。
唐华仓表示,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为了推进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让专家和农民实现实验室与大田生产的互联互通,现场指导生产与推广农业技术,在生产与实践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成为半职业化的新型农民;制定政策和创造条件,让大学毕业生在农业生产领域创新创业,成为新一代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