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哲
时值2015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各地都在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乃至长期未就业青年想办法。但在近日上海为这一“就业难”群体开设的专场招聘会上,却发现有的大学生被“双家长”推着入场,有的则是“孩子不急家长急”——老爸老妈竞相在招聘单位人事专员面前填表格。
2015届毕业生离校已两月余,其中仍有相当部分不找工作或不满工作岗位的未就业者。在某高校云集的区内,就有上千名这样的小青年。这其中,不乏与父母达成“啃老”默契的,也不乏逃避就业、消极就业、被“赶鸭子上架”的。
其实,找工作并非只是个人经济事务和行为。诚然,不少富裕之家供得起“全日制、居家型”的孩子,但一份工作的意义远远大于一种经济来源:大言之,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文明与价值;小言之,也是为自己成就一个完整的人生。
太挑太拣、患得患失,是造成最终未就业的一大原因。不少应聘者一直冲着“事少钱多”的轻松活儿,过于考虑工作地点离家远近,以及办公环境与家里相比如何。可出门工作,哪有比家中还清闲安稳的道理?他们对工作岗位的期望值,与就业市场的实际相去甚远,乃至一次次谢绝招聘。
教育与人保部门的数据表明,沪上可为应届求职者提供的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是1比1。在促就业过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有责任,在牵引和拉近供需双方的同时,也需要引导这部分特殊人群形成科学的职业规划和理念,真正理解工作是一种对人对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