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了不少清远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不得不孤独地留在家中度过自己的晚年,农村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他们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留守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据报道,在清远不少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问题日渐突出。不少老人甚至出现了“留守综合症”,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降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屋。
针对农村越来越严重的“留守”现象,清远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也想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如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通过政策引导、财力支持,培育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甚至建立专项援助通道,不断满足空巢老人的需要。
但是,农村空巢老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更需要集中众人的力量和援手,渗透到生活的点滴当中去,这就需要充分发动发挥“身边力量”。
有关部门可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为契机,以邻里照料为纽带,以村民自治组织为工作平台,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机制。如由村委会牵头,大学生村官、党员等分别与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老人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老人生病了、想聊天了或外出活动时,都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们。
与此同时,以邻里就近为原则,鼓励低年龄“留守”老人为高龄“留守”老人提供服务,并借鉴无偿献血本人可免费用血的思路,将服务空巢老人的时间“储蓄”起来,等自己年龄更大之后,换取同样的被服务时间。
为让留守老人精神充实起来,还可以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场所,为老人们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村居还可开办广场舞等培训班,使其成为村中老人喜欢去的场所。
帮助留守老人,除了积极弘扬爱老敬老美德,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留住老人身边的人。比如就近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等于给了他们更多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与此同时,加强子女的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谴责不孝敬老人行为,明确“留守老人”子女的具体赡养责任,包括定期回家探视父母,定期电话联系等,加强制度约束,推进依法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