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创文明城市,宿迁电视台对当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集中曝光,比如,马路上抠鼻子、穿着拖鞋逛超市、带小孩在路边小便等。
随后,网友“枫叶情”在当地论坛发帖,就该档节目在曝光不文明行为时该不该打马赛克进行讨论。帖子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表示,纠正不文明行为是好事,但建议打上马赛克,“这涉及个人隐私和肖像权的问题”。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个节目打了马赛克,“就没有威慑力了”,起不到监督的效果。
在一些报道中,应受访者要求,或者为了保护受访者,媒体会对相关人物进行马赛克处理,或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但什么时候应该打马赛克,很多网友表示“不清楚”。
业内观点认为,目前在一些新闻报道中,诸如不文明行为、虐童案件、扫黄扫毒活动等,为了追求传播效果,经常没有为当事人打上马赛克,在一次次的传播过程中,这已经伤害了当事人。
“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并不涉法,但因为被曝光被亲朋好友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者可能会觉得丢面子。”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晓宁表示,惯例上,马赛克的处理方式多用于不便公开的情况、涉及法律案件的当事人,但目前马赛克处理方式已用得比以前宽泛。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林焱也表示,新闻界内对马赛克的运用范围没有明确界定,但需要规范使用方向,“细微的界定比较困难,但是新闻对保护市民的隐私还是需要的”。
网友语录>>>
@kevintong:曝光当然没问题,但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当事人,是什么体验?尊重别人也是一种素质。
@林萧:市民在公共场合抠鼻屎,不仅上了电视,连个马赛克都没打就“出镜”,电视台的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深山的小鸟:我是宿迁人,感觉把小孩小便拍下来不怎么好,大人可以憋一会儿找卫生间,小孩憋不了,不能对他们太苛求。
@琼:本意是好的,可是做得太过了,没有影响他人的行为,多少给别人留点隐私吧。
(东南网记者 郑晓丹 实习生 刘丽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