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撼
保洁员违规操作,这是中山公园龙之梦商场第一时间对8月1日自动扶梯“咬人”事件作出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似曾相识,就在7月26日湖北荆州一商场自动扶梯楼层板塌陷导致一名女乘客死亡后,某些经营者就指责是死者的问题,即使工作人员告知她自动扶梯有问题,还要抱着孩子“硬闯”,结果酿成大祸。
不能否认,一些乘客文明乘梯的素质有待提高,即使是电梯使用单位的员工,他们中有些人正确使用电梯、应对电梯突发问题的知识也不够全面。但如果这些电梯在设计、生产、安装、维保等每一个相关环节都能确保周全,又怎么会让一些乘客因为细小的“违规操作”而付出伤痛乃至生命的代价?在强调乘客和员工缺乏素质的同时,问题电梯的设计方、制造商、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以及监管部门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在相关责任方面的缺位?
就拿龙之梦商场来讲,受伤的保洁员在商场已工作4个月左右,有其他工作人员反映,在岗期间,多次发现这名保洁员在自动扶梯未停运的情况下,采用脚踩清洁工具这样危险的作业方式,那么在事发前这数个月里,商场管理方为什么不及时劝阻?
再进一步追问,保洁员使用的简陋工具是谁提供的?这种工具其实是用地毯将一根宽度与自动扶梯差不多的清洁工具包裹起来,放置在自动扶梯梳齿板与踏板的连接处,然后保洁员双脚踩在上面,靠体重的压力和电梯运动的摩擦力清洁踏板上的污垢。这种工具恐怕只有在自动扶梯运行时才能发挥清洁效果,而保洁员自己购置并携带这样工具的可能性很小。
除了电梯使用者在安全管理意识上的严重缺位,这里面还反映出另一个隐患,那就是电梯维保行业长期的恶性低价竞争,导致维保单位不断压低成本,维保人员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积极性低,维保工具陈旧,维保能力落后,相应的电梯维保次数和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目前上海在用各类电梯已近20万台套,而全市有资质的维保人员仅5000人左右,以每台电梯每隔15天完成一次维保计算,一名维保人员年均要维保约960台套电梯,365天连轴转,一天也要维保至少两台套以上。如果恶性竞争持续,电梯维保过程中,更多偷工减料、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就会发生,更多电梯就会开始“咬人”。
维保,是电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重塑一个健康的电梯维保行业,再不亡羊补牢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