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重返真实世界:百度地图 用技术消除障碍
2015-08-04 01:59:59
 

有了百度地图

  “让我去哪儿都不怕”

  “先坐478路公交车到地铁育新站,坐8号线到林萃桥从C口出,再换44或510到科荟桥东下车,然后往回走20米左转,再走120米,不堵车的话1小时就到医馆了。”连续的公交地铁换乘让不少人听起来都皱眉头,但这却是正骨医生黄鑫每天的固定上班路线。一岁时的一次误诊误治使他丧失了视力能力,但“好动不好静”的他却并不愿意“宅在家”。

  “以前出门靠朋友,陪着我走2、3次,告诉我周边都有什么,我一边走一边背路线。现在有了百度地图,跟着导航走就行了。”乐观幽默的黄鑫笑着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用了百度地图以后,甚至有朋友跟他抱怨“没有存在感了”。真有这么神奇?听到记者的怀疑语气,黄鑫当面给记者演示了一次。他拿起手机,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划过,一款叫做保益悦听的读屏软件就以非常快的语速报出他手指划过的地方。双击屏幕首页的百度地图后,黄鑫在屏幕上输入了地点,然后便跟着导航自如地行走了。

  听说百度地图开发公交导航实时报站功能,黄鑫连连点头。“这个功能太好了,坐公交最怕坐过站。”黄鑫表示。

  技术改变生活

  “互联网改变思考方式”

  “感觉我现在的生活特别充实。”黄鑫告诉记者,每周工作六天,半天跟老专家学习,半天休息。平时最喜欢听课,尤其喜欢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可以拓展他的知识面。“罗振宇的微信、文章、视频,我都关注了。我还特别喜欢跟我的病人聊天。来我们这儿治疗的有不少都是老板或者大企业员工,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比如思考问题的角度。一边治疗一边聊天,我觉得挺快乐。”

  除了百度地图,黄鑫告诉记者,他还使用过百度外卖。送餐员第一次给他送外卖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我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这些互联网玩意儿出现以后,越来越方便了。”

  事实上,技术降低、简化了特殊群体的生活门槛。除了百度地图,百度盲人搜索也是一款专门帮助盲人朋友们更加便利地获取互联网信息的全新搜索服务,它通过特殊的移动设备将触觉与互联网相连接,利用触摸和语音等输入方式,搜索需要的内容,让盲人像普通人一样便捷地获取信息。去年十月,百度公司还联合中国盲人协会、海淀区盲人协会,向几十位视障朋友捐赠了百度智能硬件产品百度酷耳,帮助他们解决出行、娱乐等生活难题。据悉,酷耳目前可以实现语音拨打电话、发送短信、语音点歌、语音搜索、语音导航、电子导游等功能,并有丰富的有声资源供用户生活娱乐。

  平等参与

  “与明眼人同步”

  “我在这个医馆能跟视觉正常的同事在一起工作,特别开心。”黄鑫认为,企业做公益是好事,给特殊群体捐钱捐物也是慈善之举。但其实残障人士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平等参与。“我们希望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辅助,让我们可以跟上正常人的步伐。”

  用科技的力量让产品与生活有更好的结合,并切实帮助特定人群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百度公司一直的努力方向。其实,百度酷耳在诞生之初并非特定针对视障群体设计。百度相关人士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酷耳其实是一个智能语音蓝牙耳机。通过蓝牙和手机配对成功后,借助百度的语音识别、语义解析、深度学习、TTS(从文字到语音)、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接百度海量阿拉丁数据、音乐、地图、新闻等大数据资源,让用户在不方便操作手机时实现无屏交互、语音交互。

  百度地图也是如此,不断更新的人性化设置不仅满足多种出行场景,还在客观上提升了特殊群体的使用便利。用心打磨产品,让每一个群体都得到平等对待,这也是百度所说的“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最好体现。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每天被各种APP环绕,感受着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快捷的时候,在全中国,也有着1300万的视障人群,在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试图贴近、感知移动互联网。如何让这些特殊的群体也能平等地感知移动互联网的脉搏?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所开发的地图导航类产品,似乎为技术的平等惠及指明了方向。

  黄鑫医生为记者演示他平时如何使用百度地图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