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世界第三大元青花宝藏出土30余年后首次展出
2015-07-25 14:24:56
 

  新华网南昌7月25日电(记者吴锺昊)19件中国元代青花瓷器7月25日正式在江西省高安元青花博物馆与世人见面。这是这批国宝自上世纪80年代出土后,首次被同时陈列展出。在此之前,这些被认定为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一大的元青花宝藏,一直被官方文物保护机构深埋地下长达30多年。

  以矿物钴料为着色剂,在瓷器坯胎表面绘制纹样,再罩以透明釉,在近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一次烧成,使钴料呈现出青翠艳丽的宝蓝色,“青花”由此得名。

  世界上的元青花瓷存量极为稀少,收藏界普遍认为不超过300件,是无可争议的世界艺术珍宝。

  “高安出土的19件元青花全部完好无损。”原高安博物馆馆长刘裕黑说。这位78岁高龄的古陶瓷研究专家35年前主持发掘这批宝藏时震惊了世界,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中国中部小县城竟然埋藏着如此大量的元青花瓷器。

  对于这19件元青花瓷器的“身世”,窖藏发现30多年来,学界依旧争论不休。有说窖藏主人是元代驸马都尉,有说是元代瓷器店店主,还有专家认为宝藏属于元代权贵富商的个人私有财产等。唯一毋庸置疑的是其承载的巨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从绘有龙纹的兽耳罐、荷叶盖罐,到绘有牡丹花的梅瓶,再到底部写有诗文的高足酒杯,每一件青花瓷器都保留着700多年前的风采,在陈列柜柔和的灯光下展现出细腻的质地。即使回到700年前的中国元代,这些青花瓷都是大雅高贵的象征,并非寻常人家的凡物。

  在刘裕黑看来,文物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高安元青花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让中国陶瓷研究者摆脱了依靠外国文献资料来研究元青花的束缚,让世界收藏界看到了元青花的完整面貌,这比讨论其经济价值更具意义。“很多人都知道‘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以为元青花大罐就是那样的,但其实它原本是有个盖子的。”他举例说。

  遗憾的是,出于安全因素和展出条件不足等原因,出土35年来,19件元青花瓷器一直未能与公众见面,这也是长久以来中国地方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普遍困境。为保证安全,它们被用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储存仓秘密封存于地下。

  经过35年漫长的等待,2015年7月25日,这19件稀世珍宝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政府拨款5000万人民币在高安打造了中国最先进的县级博物馆,让国宝芳容得以展现。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正式成为继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国家博物馆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元青花馆藏博物馆。

  作为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融合的结晶,从波斯引进青花钴料到青花瓷器远走土耳其,元青花瓷器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繁荣兴衰,更是中华文明包容兼蓄精神的象征。“丝路兴瓷器兴,丝路衰瓷器衰。700多年后,19件元青花瓷器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我认为这不单单是一种巧合。”刘金成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