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方方谈文学创作
周凡恺 摄影 姚文生
昨天下午,著名作家方方被聘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并与学生见面,以《给自己一个世界》为题,与南开学子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这也标志着为期4天的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颁奖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方方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到目前为止,她已出版了小说集《风景》《万箭穿心》等各类文学著作80余部,并且11次荣获天津的《小说月报》“百花奖”,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今年,《小说月报》“百花奖”升格为“百花文学奖”后,方方又凭借《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获得中篇小说奖。
方方说,她目前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住在武汉的郊区,虽然地点很偏僻,且只有她一个人,但她却感到很充实,因为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就是文学的世界,有许多人和她在一起,这些人的命运,也等着她去安排,因而她从未有过孤独感。在方方的眼中,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平行的,但却是她的精神支撑。方方开玩笑说,即便现在全世界的人都不理我,我依然不会寂寞,依然会活得很好,因为我始终与我笔下的人物在一起,从这一点上说,我是幸福的。
谈及具体的创作,方方说,前几天有家媒体的记者问我,你现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应该是不错的,但你的小说,为何仍然把许多笔墨放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对此,方方答曰,我19岁时,也就是1975年1月,便到武汉运输合作社当搬运工了。我是在知识分子的家庭中长大的,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工人,对他们的生活完全不了解。但可以这样讲,正是这四年当工人的经历,形成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接地气”吧!我从那些工人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人生的苍凉,更看到了他们旷达的生活态度,虽然历尽沧桑,生活极端困顿,但他们总是以快乐来应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工人是讲义气、讲团结、讲协作的群体,这对我影响很大,因而,我早期的小说比如《风景》等,是摆脱不了这种影响的,即便是现在,也依旧摆脱不了。
方方说,文学是需要人文情怀的,但创作者不能居高临下,而要给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以充分的尊重。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文学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文学本质与弱者一向有息息相通的东西,或者退一步说,就算写作者本身,也多是弱者,因此他们要追求另一种表达,寻求另外一种人生满足,这也就有了创作。回想这么多年来,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上,我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扛过来了。我总说,文学是我的救命恩人。对于有些人对文学作品触及社会底层提出的质疑,方方说,我觉得中国的小说是近一百年来与大众的生活接轨后,才取代了诗歌而成为文学的主体。只有近距离地去写普通人的生活,作品才会被普通人所接受。无论写什么人,都有个写好写不好的问题,所以我主张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写好,而不是对某种生活采取漠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