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拿什么纪念您,我的父亲”——烈士遗女王美蕉的“寻父”之路
2015-06-15 16:15:17
 

  新华网杭州6月15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没有骸骨,没有墓碑,没有遗址,从两张照片和一段传闻开始,王美蕉用了大半辈子“寻找”自己的父亲王维亮。5份档案、7位证人、10余封书信,逐渐清晰的历史记忆,支撑起“革命烈士”的厚重分量。

  拿什么纪念您,我的父亲?时隔半个多世纪,当父亲的名字写入浙江烈士英名录,当父亲的遗物供奉在宗族祠堂,王美蕉潸然泪下:如今的追忆缅怀,再不是她一个人的执着,而是无数人的守望。

  从“两张照片”到一本“烈士证”

  “据说我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因为他喜欢亭亭玉立的芭蕉。”“村里好多不识字的老人,都会背两句诗,‘古刹殿前埋忠骨,万户香火奠英魂’,说的就是我的父亲。”

  “可是,这些都是别人的记忆,不是我的。”今年82岁的王美蕉,说起“寻父”的初衷,“我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时,就知道父亲的名字该怎么写了。我的奶奶、妈妈,临终前的最后嘱托,都是让我一定要‘找到’父亲,弄清楚他是怎么死的。”

  可是,究竟该怎么找呢?王美蕉最初拥有的线索,只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父亲王维亮在嘉兴县政府任职时拍的半身照,还有一张是座塔墓,上刻‘为国捐躯’四个字。

  根据老家村民口口相传的说法,1937年嘉兴沦陷后,时任代理县长的王维亮与一众同事不愿向日寇投降,后被残忍杀害,尸骨埋于一座寺庙旁。可是,当王美蕉去找的时候,墓碑早就没有了,骸骨不知去向,寺庙遗址也变成了面粉厂。

  这就是结果吗?王美蕉深知,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有太多像父亲一样默默牺牲的人,来不及和家人告别,没有留下后代,甚至没有人见证他们的英勇。

  “可是父亲有我,我一定要为他正名。”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美蕉不断写报告、查资料、寻证人。走遍了父亲任职的每个地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申请材料一路从泰顺县、温州市民政局,送到浙江省民政厅,直抵国家民政部。

  “我曾到民政部汇报父亲的情况。接待我的领导,主动给我端茶、拿椅子,很认真地看了材料,还问我在哪里办理烈士证最方便。”王美蕉说,一路走来诸多不易,却也因为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敬意,而感到欣慰。

  2001年12月27日,王维亮牺牲64年后的冬天,王美蕉终于拿到了父亲的烈士证。“我从民政局走出来之后,心情真的很复杂。”王美蕉说,父亲是个很执着的人,如今国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褒奖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壮烈牺牲,相信他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

  “革命烈士”——在教科书中、纪念碑上、陈列馆里,可能是悲怆而遥远的四个字。但在王美蕉这样的烈士后代身上,却承载着太多东西——“寻父之路”上遇到了好多人,听到了好多事,令这四个字越发丰满、厚重起来。

  如今已98岁高龄的王有趣,是王维亮儿时的玩伴。在他的记忆里,王维亮曾立志做包拯一样的好官,拥有岳飞的不屈气节。“他牺牲时才23岁,我们都不敢告诉他母亲。”王有趣说,王维亮小时候不太爱出门,而是喜欢在家看书。他经常去镇上的书店买书,看完了又还回去,说是可以循环利用,让更多人也看到。

  王美蕉嗷嗷待哺的时候,父亲就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革命征程。“王维亮通晓英、俄等国语言,先后任职于杭州、西安和嘉兴等地。常言‘大丈夫志在四方,当为国分忧、为民效劳。’”曾参与收集史料的国岭村村民王有畅说,奈何卢沟桥事变后,杭嘉湖相继陷落,王维亮与诸位同僚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根据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及嘉兴市档案馆的相关记录,1937年11月19日下午5时许,敌人包围了位于新塍镇的县政府临时行署,王维亮等14名政府事务员被俘——“日寇先是酷刑威逼,后又巧言诱降,维亮慷慨陈词:‘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要我卖国求荣,休想!’日寇恼羞成怒,断其双臂,挖其心肝,斩躯数段……”

  王美蕉说,这些年,从县志、档案、文书、家谱、证言中搜集来的历史片段,让父亲这位“革命烈士”,有了更多血肉和温度。

  “很多人说我执着,其实这种执着源自父亲。”1995年,王美蕉到新塍镇寻找了解父亲被杀害内情的人。呆了好几天没有进展。心灰意冷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沈利民的年轻人,因为他的帮助,“寻父之路”出现了关键性转折。“他帮我找到了照片上的塔墓,还带着我问遍了镇上的老人,终于找到了当年目睹父亲被杀害并帮助掩埋尸体的放牛娃。”王美蕉说,“我想,这是父亲的精神指引着我,让我不要放弃。”

  “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熏故里人”

  “我有3个孩子,2个儿子1个女儿。我跟我爱人说,一定要有一个儿子姓王,要把父亲的血脉延续下去。”王美蕉虽然嫁至福建,却还是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回到父亲的故居——温州市泰顺县雅阳镇国岭村暂住。

  那是一个位于浙江与福建接壤处的深山小村,从省城辗转火车、汽车,抵达近需一整天光景。穿过延绵的盘山公路,村口便可见古朴的“维亮亭”与王氏宗祠遥相呼应,左右对联:“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熏故里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王维亮诞辰100周年,王美蕉带着族人,在亭畔种下一株枫树。

  沿着村中心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翻过几座垒墙,王维亮故居隐匿在一片初夏的花海之中。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浙南乡土民居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屋顶漏了个大洞,王美蕉正与村民商议着尽快修复。“父亲当年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终是要魂归故里。”

  王维亮的遗物和王美蕉这几十年搜集来的资料,如今全都摆放在王氏宗祠的“王维亮烈士陈列室”里。“国岭村2000多户王氏后人,全都知道王维亮的事迹,每年都会来祠堂祭拜。这里也成为村镇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泰顺县泗溪镇第二中心小学校长王小军说。

  2015年,王维亮的事迹写入了《碧血丹心——浙江烈士英名录》。

  浙江省民政厅委托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正在持续征集抗战见证者故事,寻找更多“王维亮”。“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宣传抗战英雄,过于讲究挖掘典型。”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王应有说,“无论他们是什么地位身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牺牲都有缅怀的价值。”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