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全球基金理财专栏
股市生猛,股票基金的发行也水涨船高。
4月份,市场再现多只百亿级的“巨基”,与此同时,“日光基”也频频出现。据WIND数据,过去的3月和4月份,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中,累计有23只规模超过了50亿,其中更有多只规模过百亿。
新基金越发越大,一是缘于股市的红火,同时也是因为投资人对新基金的追捧。比如在2006年至2007年的上一轮牛市中,就有大约33只新发基金规模过百亿。
从某些指标来看,当前新基金的热度甚至已超过了2007年。WIND统计显示,过去两个月新成立的基金(几乎全部是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总规模分别为1274亿和2463亿,而在2006-2007年间,新基金发行最高的月份规模也不过700亿元。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基金发行市场迎来了可能是近十年来的巅峰,但很多老基金却遭受冷遇,即便是在如此红火的牛市之中。根据天相投顾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股票及混合型基金累计遭净赎回256亿份。
牛市中投资人追捧新基金,与A股根深蒂固的“IPO文化”不无关系,而时下各种时髦和应景的热门主题、概念,也给新基金增添了华丽的光环。但客观地来看,牛市中一味追捧新发基金,未必就会带来预想的好回报。这也正应了基金行业的那句老话:好发难做,难发好做。
从统计结果看,牛市中成立的新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一定优于老基金。以2006年6月1日到2014年9月30日这一个完整的牛熊转换周期为例,根据WIND数据,在上一轮牛市期间(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成立的规模超过50亿的开放式主动股票基金共有48只,其在上述2006-2014年牛熊周期中的平均收益仅为69.85%,并且有近四分之一的基金出现了亏损;反观2002年至2005年间成立的规模超30亿的19只大型基金,在上述牛熊周期期间的收益则高达177%,且无一亏损。同期,银河证券编制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涨幅分别为159.56%和156.79%,沪深300指数涨74.71%。
从规模来看,上一轮牛市中的巨型基金规模缩水的情况要明显强于老基金。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上述48只牛市新发基金的规模平均缩水43%;而同期19只老基金仅缩水不到10%。
牛市中的新基金为何还不如老基金表现好?一方面,基金发行最火的时候,往往是股指已经到了相对高位,建仓的成本也会更高,不利于长期内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一些新发规模过大的基金,本身也对投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一些特定主题基金,特别是细分领域较窄的主题基金,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规模,会对选股和投资带来极大难度。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基金的管理人。不管一只基金的营销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基金的投资主题如何“钱景”大好,最终还是要落到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真刀真枪的投资能力。而在牛市中基金公司容易产生发行冲动,由此难免可能造成基金经理资源配备不足,进而影响投资业绩。
由此看来,牛市中盲目追逐新基金并不可取。不管是“新基”还是“老基”,能赚钱就是“好基”,关键是要选对基金管理人。
朱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