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阳5月10日电
记者 杨振华
市委报道组 刘小红 杜倩倩
在东阳市江北街道临江社区湖田小区,69岁的陈世浩一家三代居住的百年老屋,如今已被夷为平地,目前全家都过着“寄人篱下”的租房生活。望着老房拆除后的景像,填在陈世浩满脸皱纹间的不是忧愁,而是满怀期盼的喜悦——拆除老房建新房,全家已经渴望多年。去年,湖田小区启动“空心村”整治,他是最早一批腾空房子的居民,预计两个月后,新房可以开建。
“以前一直住的泥土房,得不停地修修补补。一刮大风下大雨,屋顶就要漏水,我们隔壁家地势低一些,还经常进水。”陈世浩说,住在老村有诸多不便,比如,不通自来水,得到井里挑水喝;没有卫生间,仍然在用茅厕;道路狭窄,车子开不进等等。
湖田小区内有一条渔溪,被破房旧宅包围,饱受生活垃圾和直排污水之害。如今空心村的大部分旧房已拆,渔溪整治后焕然一新,水清见底,两岸则栽起绿树、铺了绿道。新房仍然沿溪而建,陈世浩憧憬着,漫步渔溪两岸的那一天快快到来。
陈世浩思量的,是居住在“空心村”里个人生活方面的诸多不便;湖田小区党支部书记陈有加看到的,则是一个颓败村庄的沉沉暮气:“上世纪80年代后,因为规划原因,老村里就没造过新房,3/4以上都是泥土房。走进村里去看,随处有倒塌的房子,或者废弃不住的旧宅,建设美丽乡村在这里就是空谈。”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发生火灾,“空心村”里的诸多危房,还让各级干部焦心不已。临江社区党总支书记申屠文彪说:“老房子里还住着村民或外来务工人员,碰到暴风雨大家就得进村巡查,转移安置人员。”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情况下,“空心村”以垂老姿态占据着大片土地。这种闲置、荒废的状态,在距离湖田小区一公里外的山口小区村民看来,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山口可谓东阳的西大门,处在东阳义乌交界处,毗邻东阳中国木雕城,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约5公里。地理区位优势使得这里的地块商业价值颇高,山口人早就尝到了“黄金宝地”带来的甜头:本地人口不足千人,外来人口超过4万,光收房租就是一大笔收入。
山口小区集体约有60亩用地,靠着建厂房和市场等出租,集体每年收入近千万元,村民的医保、农保等各类保险由集体经济统一支付,每年每人还有3000元“口粮费”,60岁以上老人多发500元。
“空心村改造,安排完村民的新宅基地以后,可以腾出约50亩土地使用,集体收入是不是又能增加一大笔?”山口小区党支部书记李庆华铿锵有力地反问记者道。
目前,山口小区“空心村”已经拆除约80%。“空心村”改造既能让村庄环境变美,还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李庆华和小区干部们正信心满满地筹划着,腾出的用地如何接轨义乌电商,发展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