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系列评论之一
市民们在展示刚刚捏好的花馍。学剪纸、写春联、蒸花馍、看皮影……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山西省孝义市在天福文化广场举办一系列互动性强、地方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大批市民观看并参与其中,为新春佳节增添浓浓的喜庆氛围。新华社发(曹阳摄)
涂可国
“百节年为首”。“年”或“过年”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岁时节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感到年味不再像以前一样浓烈了,而是越来越淡薄了。这种感觉既包含着几分无奈也包含着些许遗憾。那么当我们说到年味时,到底在说什么?年味究竟有哪些内涵呢?
首先,年味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漫长的历史长河使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演化出各自特色的过年活动,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喝腊八粥、祭灶、祭财神、逛庙会、挂灯笼、放爆竹、讨红包、吃年夜饭、守岁、拜年、闹元宵……这些年俗活动既展现了团圆相聚、和睦喜庆、放松心情的休闲心态,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良好收成、身心健康、办事顺利等美好吉利生活的向往,它们构成了五光十色的年俗场景,烘托出浓浓的年味。
如今,由于工作事务的繁忙、环保意识的强化、回家旅途的劳顿、科学精神的凸显、娱乐样式的增加,许多年俗活动不再被人们感兴趣,如祀灶神、放爆竹等。应当说过去的一些过年活动难免要被人疏远,因而某些传统年味不可避免要淡化;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颖、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加休闲的年事活动形式不断涌现,如抢红包、春节旅游等,逐渐形成了新的“过年习俗”,为春节增添了新的年味。
其次,年味是一种韵味无穷的良好氛围。“年”作为以除夕为周期的时间节令,在物质困乏的年代,对一些穷苦人家来说就是“年关”,意味着生存的压力、生活的困境。而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于一些人来讲“年”并不就是愉悦、放松,甚至可能造成焦虑、纠结,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过年”更多是团聚的喜悦、交际的欢快。即便在物质较为短缺的时代,不论穷富、逆顺,人们总是要营造令人快乐的过年气氛。
自古以来,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之所以“盼过年”“望过年”,就在于它包含了对过去一年的收获充满欢庆、喜悦的气氛,就在于它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辞旧迎新的气象,就在于它体现了人们对耕耘、收获的美好寄托与期待氛围,就在于它呈现了穿新衣、享美食所带来的情景,就在于它显现了由打扫庭院、收拾家当所构建的清洁整齐环境,就在于它因亲朋好友的见面、你来我往的拜年所增添的热闹气氛。总之,作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最强符号,作为中国人一年社会生活的最高音符,年味就是那种在三阳开泰、万象更新、普天同庆的特殊时刻所共同营造出的热闹、快乐、祥和的氛围。毋庸置疑,随着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各种节庆活动的多样(如许多人过“洋节”)、假期时间的增多,平时人们就能感受和享受到过去只有“过年”才有的气氛,这导致大家对年味的参与度、感受度有所下降。但是,年味毕竟是各种韵味、氛围的集大成,年味一定会变,却永远不会消失。
再次,年味是一种美好幸福的情感体验。不可否认,“过年”“忙年”,各种应酬、礼节,会使人滋生厌烦、劳累之感;年复一年的“过年”,也会让人产生无趣味、没新意的形式主义体验;没玩没了的礼尚往来,同样使人感受到人情世故之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害怕过年、躲避过年。不过,从总体上说,由“年”所酝酿的浓浓的年味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幸福的体验、一种快乐的境遇。过年时节,绝大多数人会体会到由友情、亲情的相聚所生成的情谊,感受到家人团聚、长幼相会的认同感、归属感,体验到家家扫房屋、蒸年糕、杀猪羊、办年货等忙年情景透露出来的劳作情绪,认知到他人拜年、祈福活动所饱含的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幸福憧憬。特别是在日益功利化、个人化的时代,由过年生发出来的相互情感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以往,许多地方都有“杀年猪”“舂年糕”的习俗,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乡里乡亲的感情,当今这些年俗在逐渐减少,大家感到人情味淡没了因而年味也稀释了。不过我们也看到,传统的过年送礼习俗仍然还保留着,这在一定意义上维系、强化了亲友、邻里间的互爱互助感情。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小家过年,但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拜年仍然为过年方式的主流,这使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感受到血缘情感的传递和温馨,品味到“过年”的快乐。(作者为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